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油价上涨,美国与其喊痛不如反省

油价上涨,美国与其喊痛不如反省

      2008/5/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2

中国阀门网】        近日媒体有两条消息引人注目:国际油价每桶逼近120美元,再次创油价历史纪录;在美国新奥尔良参加北美峰会的美国总统布什,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表示关注,称“油价不断攀升令我感到担忧”。
  两条新闻联在一起,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国际油价在突破每桶100美元价位后继续走高,已对美国和美国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布什总统的担忧,已成美国当下的现实。早有媒体报道,一向依赖汽车出行、耗油大手大脚的美国人,而今也开始精打细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驾车出行,汽车更新的眼光也被迫转向省油减排的混合动力车。但即便这样,美国老百姓还是免不了要为油价高企付出代价。在次贷危机引起经济衰退、通货压力增大、购买力萎缩的背景下,油价高企不啻雪上加霜,让美国老百姓痛苦不堪。
  不能怨石油生产国不给美国面子。石油涨价,美元贬值难逃干系。有资料显示,自2003年以来,美国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实际贬值幅度在25%左右。其中,美元对欧元实际贬值幅度超过40%,名义贬值幅度更是高达57%左右。近期,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更连创新低,兑英镑跌至26年来的最低水平。与之相应,国际油价也持续攀升,近四年来几乎每年跃升一个台阶,高油价已成常态。
  美元贬值,至少从三个方面拉动了国际油价攀升。
  颠覆国际油价基准。石油输出国原油出口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而石油输出国的进口却又是用欧元从欧洲购进所需商品。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实际价格下降,使美元在非美元计价地区进行交易的购买力打折扣,这就使得石油输出国在出口石油与进口商品两方面都遭受损失,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石油输出国为弥补损失,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必然采取限产提价手段。国际油价基准由之颠覆。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油价高企也就必成常态。
  加剧石油期货炒作。国际油价受石油供求关系偏紧、地缘政治和原油供给紧张心理预期的影响,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因而是投机基金炒作的最好题材。美元大幅贬值,导致流动性泛滥,更促使投机资金,尤其是持欧元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为规避股市动荡带来的风险,大量涌向具有炒作价值的石油期货,国际油价由之人为抬高。去年以来,美元贬值近10%,投机资金创纪录地进入石油期货市场,油价跟着像火箭一般上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增加石油生产成本。美元不断贬值,必然加大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美元推动油价上涨,耗油(成品油)行业和下游产业必受其累。石油涨价因素无从消化,只能计入生产成本,导致社会成本型拉动的物价上涨,反过来会增加石油生产企业的成本。石油企业为减少成本压力,必须使用提价的措施来应对。即便一些国家实行油价管制,同时补贴炼油企业以减轻压力,但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压力下,油价提升势不可免。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白这个道理,谁都期盼世界经济向好,谁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缓解危机作一份贡献。但是,当美元不断贬值,已导致石油生产国成本大幅上升,造成石油生产国购买同样的国外商品却要付出更多美元,石油生产商们过往投资形成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时,自身利益至上的石油生产国,怎能不对美国老大道一声“对不起”?
  弱势美元政策不仅推动油价攀高,也损害着世界经济。诚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指出的那样,美元持续贬值,不但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下滑与通胀加剧双重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元贬值伤了世界,同时也让美国自身受损。面对疯涨的油价,美国与其喊痛,不如反省。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石油 涨价 美元贬值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