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随着我国钢材出口关税调整效果的显现,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势头得到了控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3月累计出口1139万吨,同比下降19.3%,3月份出口钢材416万吨,虽然比2月份增加105万吨,但比去年同期仍然减少122万吨,或下降22.6%,这也是自2007年10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单月出口同比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 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钢材出口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一季度钢材出口的品种来看,板材和管材出口下降幅度最小,一季度同比下降只有7%和8%,板材出口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50%;而棒线材、角型材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达44%和36%,这说明我国钢材出口关税调整的效果明显。经过2007年几次税率调整之后,目前棒线材、型材等品种的出口关税都达到15%,而板材出口税率只有5%,管材税率也较低。这也使得我国对中东等对建筑钢材需求旺盛的地区出现了下降,一季度对中东地区钢材出口下降57%,其中棒线材下降92%。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也有一定变化。在出口下降幅度最小的板材中,中厚板(含特厚板)一季度累计出口219万吨,同比还增长了36%,其中中板更是增长60%以上。中厚板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国际造船及机械行业保持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在我国中板出口国当中,韩国和越南占据第一和第二位,并且对这两国中板的出口量占了全部中板出口量的74%。而韩国是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完工、承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都位居全球第一,2007年承揽了3200万修正总吨(CGT)的订单,占全世界订单的40.4%;越南则是近年造船业发展迅速的国家之一,依靠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以及创造性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工艺的发展,越南2007年进入世界造船五强行列。同时,韩国和越南国内都有很大的造船板供应缺口。韩国2008年船板进口需求在460万吨左右,越南船板产能也十分短缺,这促进了我国中厚板的出口。 从出口国别来看,2008年一季度韩国依然是我国钢材出口第一位的国家,一季度保持了20%的增长,而美国让出了第二的位置,由越南代替,一季度我国出口越南钢材同比增长82%。出口越南以板材为主,板材比例超过70%,近几年越南机械和造船业发展迅速,机械行业年平均增长近40%,加上造船业的发展,对中宽钢带和中板等产品需求旺盛,而越南钢铁产能有限,进口需求强劲。对韩国和越南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一季度我国出口东亚及东南亚的比例得到提高,东亚及东南亚出口的比例达到61%。 一季度钢材出口比例下降最明显的是欧洲,2007年我国对欧洲钢材出口占总出口量的20%,其中欧盟27国就占到19%,而2008年一季度钢材出口欧洲同比下降76%,出口欧洲和欧盟27国的占比分别下降到11%和9.5%。这一方面与欧洲受次级贷影响,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减弱有关。同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钢材产品不断发起和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影响了我国对欧洲的钢材出口。 在对“金砖四国”的出口上,一季度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由2007年的7%下降到4%。我国对巴西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一季度同比增长达到50%以上,对俄罗斯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对占比最大的印度出口却出现了55%的下降,一季度印度政府加强了对国内钢价监控,印度钢厂迫于压力都降低了涨价幅度,印度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尤其是热卷等产品,一度造成进口停止的现象。 此外,我国对非洲地区的钢材出口也比去年略有下降,一季度对非洲出口46万吨左右,出口占比达到4%,上升约1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出口税率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是目前影响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因素,其中出口税率调整的效果已经表现得较为明显,它直接影响了不同品种的出口态势,甚至超过了需求的影响程度。而在需求方面,由于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国钢材出口市场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钢材出口缺乏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因此,短期内钢材出口仍将保持负增长态势。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