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浙江省永嘉县拥有众多泵阀制造企业,其中8家年产值上亿元,30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成为中国泵阀产品产量最大、企业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2004年,永嘉县泵阀工业实现总产值5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5%;现拥有众多泵阀产品制造企业,其中有8家年产值上亿元,30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已成为全国泵阀产品产量最大、企业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形成了以民营经济、特色产业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格局。2000年4月,永嘉县被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泵阀之乡”。 永嘉人抓住了历史机遇 20多年前的温州还十分贫穷落后,来过此地的人曾用“三少一差”来形容温州:人多地少、可利用资源少、国家投资少、交通条件差。而永嘉县更是穷困温州的一个“缩影”。1985年前,永嘉县还曾是浙江省8大贫困县之一。 据说,永嘉人搞起泵阀产品有这样一个故事:由于贫穷和缺少资源,温州地区外出打工的人很多。一个外出打工仔发现不少企业把大量使用坏了的阀门和泵堆在露天,风吹雨淋,锈迹斑斑,于是便蒙生了一个想法,在自己的家乡永嘉县办家修理泵阀产品的厂子,靠修理泵阀起家,结果果真有了不少生意。后来,不少人见此生意赚钱也纷纷效仿,修理厂越办越多,使生意越来越难做,于是又有人开始转为生产泵阀产品。一时间形成了前店后厂,家家户户办企业的局面。 就在泵阀发展实现量的快速扩张之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必要的技术基础,永嘉泵阀产品出现了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状况。 为了推动泵阀业健康有序地发展,1991年,永嘉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实施“质量立业,名牌兴业”的发展战略,提出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二次创业之路。通过整治与加大技术投入,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泵阀企业数量也由整治前的800多家减少到479家,泵阀行业开始从无序经营向有序发展转变。 创新为民营企业“造血” 永嘉泵阀企业的今天来之不易。在发展中,产品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品牌不响、信息不畅、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成为制约泵阀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使永嘉泵阀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永嘉县在温州市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积极扶持规模企业发展,争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首先,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联合快捷创新。近几年来,永嘉泵阀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等4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了近40位专家担任县政府科技顾问。其次,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县政府利用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在永嘉县建立了首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已有8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9种产品获国家专利。由该公司负责起草的“对夹式止回阀”产品标准是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起草的阀门标准。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1998年,永嘉县组建了县泵阀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永嘉泵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引进、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等服务,成为永嘉县泵阀业实现第三个发展阶段———创新创业的重要桥梁。2002年,该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 目前,永嘉县共有国家级无区域集团5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有6家企业获得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18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县泵阀企业开始向股份制、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近3年来,永嘉泵阀企业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1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7种,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获专利162项。该县的泵阀产品已配套应用于大庆油田、上海宝钢、燕山石化、兰州石化、吉化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部分产品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打造泵阀“联合舰队” 永嘉县副县长金叶斌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个蓝图:培育5个中心,全力打造泵阀“联合舰队”,努力把永嘉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泵阀产业基地。 产品制造中心。2000年,规划面积达5平方千米的中国(永嘉)泵阀工业园已开始建设,目前已有超达阀门、宣达实业、良精集团、南方阀门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新园区。力争到2005年,全县实现泵阀销售额80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泵阀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技术创新中心。“十五”期间,将着力培育10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00个,其中国家级新产品20个,使科技进步在泵阀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质量检测中心。“十五”期间,在泵阀工业园区内投资1200万元,建设国家级泵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泵阀产品提供高精度、全过程、智能化的质检服务。 企业聚集中心。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组建“联合舰队”或“航空母舰”,成为全国泵阀行业排头兵。力争到2005年,培育1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泵阀企业和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培训中心。以永嘉电大为基础,创办泵阀学院,为永嘉泵阀产业发展培育急需的科技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来源:全球阀门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