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三大石油巨头的油价心算题

三大石油巨头的油价心算题

      2008/4/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9

中国阀门网】        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5日讯 根据能源研究机构WTRG的数据,石油价格的年平均成交价格从2003年的27.69美元/桶开始,2004年到达37.41美元/桶,2005年为49.81美元/桶;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58.30美元/桶和64.20美元/桶。 
  2008年,从一月的84.70美元/桶涨到了最近的超过110美元/桶。从2003年一月的29.44美元/桶至今,涨幅已超过270%。关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因素,来自石油行业本身的其中一个重要商业机构,国际石油公司,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埃克森美孚——供需支持论
  目前在市值和年利润排名榜首的国际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在其对外公布的信息中强调:“目前仍未有迹象表明全世界的原油购买者(在现今交易价格水平)没有能力采购他们所需的石油。”
  埃克森美孚将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归结于强劲的需求。其引用了美国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数字:2003年至今,全球的石油需求总量以平均每年超过1.5%的幅度增长,2008和2009年仍将稳定保持该态势。
  对于更长期的需求增长趋势,埃克森美孚预计,2005年至2030年间,全球对能源的年平均需求增长为1.3%,其中石油(16.86,-0.05,-0.30%,吧)和天然气为1.2%和1.7%。因此,到2030年时,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将比2005年增加40%。
  埃克森美孚还同样引用了美国能源情报署对OPEC“剩余产能”(总生产能力超过生产量的比例)的分析,认为OPEC最近几年的“剩余产能”虽然有所上升(从2005年最低的1.02%回升到2008年近年来的最高点2.32%),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2.35%,显示OPEC短期内没有大规模提升产量以满足更高需求的空间。
  埃克森美孚在报告中提到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但认为其因为基数太低,虽然未来有将近8%的年增长率,但在2030年也只能占全部能源的1%左右。
  BP:供需差额平均值为2.2亿桶
  相对于其他公司和机构的文字说明比例较大,BP的分析报告中基本以数据为主。在BP公司2007年6月发布的关于2006年石油市场报告中(因其之前一年的报告都是在之后一年的6月发布,2007年的报告需等到2008年6月),BP详细列出了该公司所收集统计的过往多年的数据,从全球各地的探明石油储量,到每年的需求、供应、炼油等,相当的细致和丰富。在BP发布的数据中,全球的石油总探明储量虽一直保持上涨,但自2000年到2006年,平均的探明数量增长率为0.74%,远低于1981年到2000年平均的3.21%。
  供求的数量方面,2002年到2006年间,需求总量高于供应总量的差额的平均值为将近2.2亿桶,而之前从1981年到2001年的数值是1.4亿桶。说明需求相对于供应的增长量在2002年之后被拉大。
  埃克森美孚和BP在报告中没有明确对中长期的油价变动表态,但能从他们的陈述中发觉他们还是基本认为石油价格中长期保持在较高价位甚至继续上升是可能性比较大的。
  壳牌:成本大幅上升
  壳牌的态度则比较直接。
  在壳牌2007年3月发布的一份由其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执行董事——库琳达(LINDA COOK)女士所撰写的报告中,明确陈述了壳牌对于石油行业未来的前景的看法和预测。库琳达女士在参加2007年3月17日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中发表演讲,其中提到了壳牌所认为的“当今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六个基本事实”。
  这“六个基本事实”分别是:1.能源需求在不断增长;2.化石燃料仍居主导地位;3.“易于获取”的石油已经达到顶峰;4.能源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5.二氧化碳排放比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更快;6.在消耗的能源中,“损失”50%以上。
  除最后两点是与环境保护相关外,其他的四点都密切联系到石油价格的变动。
  壳牌认为,至2050年,因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届时的能源需求量将比现在翻一番。而其中,新能源只能满足目前0.15%的总量,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地位不会降低。现已探明的储量非常充足,有20万亿桶,能满足人类400年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其中仅有25%到50%是能用现有技术开采,剩余储量未来开采的成本预计是目前的5倍以上。而且,就目前技术能够开采的存储石油而言,“易于获取”的石油已经很少,导致最近几年的勘探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壳牌认为,该成本大幅上升是目前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报记者就以上各国际石油公司的观点咨询了业内的人士。
  该分析人士指出,除石油和天然气以外的其他能源,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环境或政治问题而不能规模性的取代石油和天然气:如煤的污染,风能与太阳能的过高成本与规模过小,核能的安全,水电的资源限制和生态环境破坏,生物能的粮食危机等,都决定了未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难以替代性。石油公司的预测能否被验证,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考虑到以上引用的报告都写于2006和2007年,起码在过去两三年里,石油公司们是说中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