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浙江玉环县享有“中国阀门之都”称号,但如今这上县的阀门产业却已隐现困境。目前,玉环县有近200家阀门企业在亏本生产,大多数企业利润稀薄。
“都是铜价惹的祸。铜是阀门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当前国际铜价不断上涨,使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株洲南方阀门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
“这只是一个表面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王钦博士对阀门产业进行“诊断”认为,我国阀门长期停留在仿制层面上,以拼数量、拼价格方式争夺低端用户,才是根本“病因”。
专家指出,在阀门企业谋利日益艰难时,国内阀门市场中却存在着另一种现象:高端阀门产品仍有大量依靠进口。我国阀门市场每年成交额高达500亿元左右,其中100亿元的市场被国外阀门企业占领。“西气东输”主线工程需要大量阀门产品,但大都被国外阀门企业中标所得,国内阀门企业只有成都乘风阀门公司一家。
据介绍,目前我国阀门企业达4000多家,但大多起点低,规模小,科研开发能力弱,只能参照国外的一些样机,进行消化吸收仿制。据统计,目前国内阀门行业科研人数不到职工人数的10%,科研经费的投入小于产值的3%,而按国际惯例,4%的投入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为13.8万美元/人年,日本9.5万美元/人年,我国平均只达3万元人民币/人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肋理徐炜说,近年来,外资正加速进入中国阀门行业,且开始对国内企业进行整合,旨在采取组合拳方式同国内企业进行竞争。比如,美国沃茨工业集团先是出资2150万美元并购浙江台州时达水暧制造有限公司,随后又斥资2500万美元在天津塘沽国家海洋高新技术园区兴建天津沃茨阀门有限公司。王钦还表示,目前阀门产业市场竞争也正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成套产品竞争。
专家认为,在市场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面对国外企业的“近身竞争”,国内阀门企业亟须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自身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发展中高档阀门产品,同时还要加快进行品牌建设。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