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西气东输二线将发挥怎样作用

西气东输二线将发挥怎样作用

      2008/3/2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03

中国阀门网

 前不久,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分别在新疆的鄯善、甘肃的武威、宁夏的吴忠、陕西的定边四地同时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工程项目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如果说西气东输工程是从西到东的一条天然气龙,那么西气东输二线则是由西至东、由北至南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人们关心,这条能源大动脉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是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把从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口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沿线中西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用气市场,成为一条重要的油气战略通道。

    据介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安徽14个省(区、市),包括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总长度9102公里,项目总投资1422亿元,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全线贯通。该工程在境外与横跨三国、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以上。

    在开工仪式上,蒋洁敏表示,西气东输二线项目资源已经落实。据他介绍,主气源由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130亿立方米/年勘探开发项目和中国石油与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签署的170亿立方米/年购销天然气协议两部分组成。中国石油去年8月取得阿姆河右岸区块勘探开发许可证,并已经开展工作。购销协议资源由土库曼斯坦南尤拉屯和马莱两个气田供应,资源比较丰富。此外,我们把国内塔里木气区和长庆气区新增探明储量开发生产的天然气作为应急和保安气源。
[Page]
    蒋洁敏说,建设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引进利用中亚天然气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营水平、推动物资装备工业自主创新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减排二氧化碳1.3亿吨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史上投资最多、管线最长、输气量最大、设计压力最高、建设时间最长的工程,将挑战管道建设史上的施工难度之“最”。

    比如,超大管径。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线全长4843公里,采用X80级管线钢,管径1219毫米。据了解,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是X70级管线钢,管径1016毫米。大口径管道水平定向穿越施工过程中,塌陷、崩裂等事故比比皆是。千万别小看这增加的区区203毫米,穿越的难度可不止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比如,超长穿越。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多样,经过沙漠、戈壁、平原、水网等各种地貌,全线穿越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200多次,穿越天山等共需设置70多座山体隧道,其施工难度远非西气东输工程可比。

    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和工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作风,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集中精干力量,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严把设计、材料设备和现场施工质量关,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努力使项目成为深化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构筑安全稳定油气通道的战略工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质工程,成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工程,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测算,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4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66万吨,为伟大祖国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做出贡献。

(来源:经济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