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上海石化研究院贯彻落实总部科技大会精神

上海石化研究院贯彻落实总部科技大会精神

      2006/8/1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18

中国阀门网】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首次科技大会召开之后,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党政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专门会议,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班子集中学习了陈同海总经理在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石化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等文件精神,围绕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讨论,并对学习贯彻科技大会精神进行了部署。通过学习和讨论,院党政领导班子达成了一致共识:贯彻落实总部精神,围绕主业,调整力量,轻重并举,引领发展。
    在学习领会总部科技大会的基础上,上海院召开了2006年科技工作会。会议根据国家宏观发展要求和总部领导最新的指示精神,围绕烯烃和芳烃技术,以烯烃和芳烃的技术创新为核心,就上海院下一步如何发展,提出了“轻重并举,引领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一流研究院”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现将通过以“轻重并举,引领发展”的技术创新;以工程化项目建设的契机;以强化知识管理手段来完成。
  首先,轻重并举,引领发展,努力建设石油化工领域的一流研究院。“重”指的是上海院传统的“甲乙丙丁”项目,一方面是指分子量比较大,同时也是技术上相对成熟和有优势的项目。“轻”指的是目前上海院关注的或正在探索开发的一些新项目,特别是烯烃方面的项目都是分子量比较小的。“轻重并举”是指上海院要在搞好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同步开发国家和总部急需的新项目,实现两条腿走路。轻重并举,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到轻重并举,在资源配备上做到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同等地位。“引领发展”的意思是,“重”的项目支撑发展,“轻”的项目引领发展,只有引领发展,才能实现上海院的使命。上海院的使命是什么呢?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站在中国石化的层面上,来思考应该为中国石化做什么,能够做些什么?上海院能够做什么呢,突破点就是在“轻”项目,上海院将根据国家的需求,中国石化的需求,在能源化工面临挑战的今天,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必须要引领发展,最终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一流研究院。
  引领发展的目标就是轻重并举,协调发展。根据新形势,“重”的项目目标要按照积极稳妥,加快开发的要求作相应的调整。“轻”项目在完成力量调整的同时,提高目标的标准,缩短目标的周期,达到加快开发的总体要求。
  其次,关于工程化项目启动问题。经总部批准,上海院在上海漕泾化工区工程化基地项目将开始全面启动。这是上海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工程化研究是上海院搞好自主创新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自主创新离不开工程化研究这一基本的创新方法。目前上海院在这方面有一定基础,也有一定差距,所以工程化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工程化项目的示范效应还将极大地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一是技术创新的示范效应。化学工业园区集中了国际上一流的大公司,这些公司都是以技术见长,他们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特点,所以跻身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化工平台,进行工程化方面的研究,本身就是集成创新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集中亮相。启动工程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来指导、加快上海院这些新项目的开发。如果在方案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最后实施的效果上能够创造一流的水准,那么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技术创新的示范效应。二是管理水平的示范效应。化学工业园区的环境是一流的,技术是一流的,管理也是一流的,上海院把这样一个工程化基地嫁接在国际化的化工区,实际上就是要努力嫁接化工区的一流管理经验,就是要求我们的建设必须是一流的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工程化基地的起点和标准。总之,工程化建设的启动将会影响和带动整个研究院的发展,对上海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第三、关于强化知识管理工作。知识管理是一个资源共享,高效率学习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所以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知识数据的采集为目标,就是要构建硬件平台,目的是对每一个试验点,每一个创新点所形成的知识进行收集捕捉。第二步是实施知识管理,那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要求,这是我们的目标。在强化知识管理的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结合,形成两个突破,即:知识管理与标准化管理(QHSE)相结合,与技术创新密切结合;实现观念和管理流程上的两个突破。只有把两个结合、两个突破做到位了,这项工作才能有个良好的开端。知识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上海院轻重并举,引领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资源配置当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上海院党政领导班子在学习中认识到,只有紧紧抓住中国石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科技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战略地位,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为中国石化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