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香港《南华早报》3月10日文章】题:登高远望(作者:梁景文)
100年来,石油助长了工业化社会的扩张,它也是生产、交通运输、大众旅游和贸易的一个绝佳能源来源。过去50年来,很多国家生活水平的改善都得益于廉价石油。在很多人看来,石油供应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但不要忘了,石油是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它是地球地质运动赐予我们的意外礼物。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消费掉剩余的大部分石油。
我们正在接近或进入所谓的“石油峰值”时期,在这个时期石油产量逐渐趋于平稳。虽然石油勘探活动还在继续,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世界大多数地区发现的新油田数量在减少,与此同时石油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很多分析人士预计,在全球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也许在2010年前),就会开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些波动,但从长远来看,石油产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且不可逆转的。一些人预计,再过40年或50年,我们将进入后石油时代。
地球物理学家金·哈伯特曾在上世纪50年代预测,美国48个州的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前后达到顶峰。因为这一预测,他遭到了众人的嘲笑。但事实证明,哈伯特的预测接近正确。就像他预测的那样,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美国的石油产量开始下降。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石油替代品。除了石油外,我们必须依靠煤和天然气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但煤提供的单位净能量比石油要少得多。因为同样的理由,天然气产量也会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逐步下降。环保问题专家理查德·海因伯格说,在过去的100年里,工业社会已经从石油这种历史馈赠的免费礼物中享受了很多好处,但这个礼物很快就要耗尽了,盛宴即将结束。
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和其他技术)或许能帮助我们缓解能源危机,但就目前来说,它们提供的能源还远远比不上石油和天然气。
加强城市节能是至关重要的,但这无助于避免因为能源价格上升、交通运输不便而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
城市化的社会极为倚重石油和天然气。没有廉价矿物燃料,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居民将如何生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长远眼光。更迫切的是,我们应该开始筹划如何向未来的后石油时代城市化经济过渡。这对城市及郊区土地使用、建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就业和当地企业有着深远影响。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