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亟待自主研发

我国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亟待自主研发

      2008/3/1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62

中国阀门网】记者近期在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集团等国内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采访了解到,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受制于人。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陆续开始对我采取限制,同时一些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影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做大做强。

    约70%的行业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湖南省有29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其中3家为上市公司。据湖南省机械工程协会统计,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生产的主机产品中,零部件等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企业从全球市场购进对优化产品有利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本来符合经济规律。但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利于国家产业安全。对企业来说,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正常生产也受到限制。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徐工的出口产品中很多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购买国外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出口价格的30%,2007年徐工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20亿人民币,外国零部件占出口产品销售额40%,但却占了利润的70-80%。

    中联重科的环卫机械、混凝土机械移动起重机等主要产品都占国内市场30%以上的比例。企业科技管理部部长崔玉芳介绍说,中联重科部分产品中进口件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

    欧美零部件生产商联合限制我国产品竞争力

    崔玉芳说,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引起了境外同行企业的警惕。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进口的基础零部件包括液压元器件、发动机、控制元器件、传动系统等。尤其是液压元器件、特殊钢材的国外供应商企业依靠市场垄断地位,开始制定“霸王条款”。中联重科的特殊钢材供应商是一家瑞典企业,2006年开始对方不但一再提价,还提前了订货期,所有订单也是必须提前8个月全额付款。

    中国企业的订单也常常被延长交货期。2007年下半年,由于境外零部件供应不足,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都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的境外采购负责人认为,国外几家大型的液压器件供应商企业都优先保障自己国内企业的供应。据中联重科总工程师王春阳介绍,为更好的保障基础零部件供给,企业不得不派出专门的采购人员守在供应商的工厂里。为减少误工损失,企业经常采取空运运送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

 [Page]

    不但如此,一些国际大型零部件生产商还联合起来给中国企业设计同规格尺寸的零部件,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让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同质上进行竞争,这样也直接失去了与国外一些大企业在同样产品上的竞争机会。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跨国零部件生产商在中国生产的很多产品都甚至是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产品,但即便如此,中国企业也非轻易就能买得到。

    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都是自己生产发动机、液压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等基础零部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等人认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内市场已占主体地位,从产量上看也已是工程机械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机械强国。行业要壮大,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产品向高水平、机电液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国内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水平成为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主导、联合研发突破瓶颈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本身的科研开发力量薄弱。易小刚等人认为,以国内的科研、技术水平,不是研制、生产不出高水平的液压元器件等基础零部件,而是没有整合资源。他们建议,应由政府部门出面支持、引导工程机械行业突破基础零部件的研发薄弱环节。

    第一,政府部门应对基础零部件技术研究给予减息贷款等经费支持或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出面联合高校等科研力量,重点突破中高端液压元器件、发动机等研制难题。

    第二,主机企业与配套件企业组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主机企业集团向基础零部件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强配套企业生产能力。

    第三,政策引导、扶持,通过资产重组或并购组建数家大型基础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研发能力。

    基础零部件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的工程机械企业都制订了有关研发基础零部件的战略计划,部分企业的先期投入已经到位,国家应在行业内进行引导,不只是鼓励研发,还要鼓励向哪里研发,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来源:经济参考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阀门行业-机械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