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保险人才抢手 从业者将提高学历门槛

保险人才抢手 从业者将提高学历门槛

      2006/8/2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8

中国阀门网

  昨天,中国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发布了2006年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的信息,记者随后从保监会网站上了解到,此次保监会招考并不是江苏一地,全国30多个监督局同时招考。作为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如此大规模的招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险业的大发展趋势。南京也有大量的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前不久刚进入南京的光大永明、恒安等保险公司都大肆发布了“招贤榜”,保险业人才供求的矛盾再次被提了出来。

  矛盾: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国内目前已经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已占了中国保险公司总数的半壁江山。同时,除了这几十家公司会在全国陆续铺开分支机构之外,还有三四十家较大规模的外资公司正在积极为进入中国做准备。此外,仅香港—地,就有上百家保险公司想来内地市场分—杯羹。江苏保险公司已经达到了31家,其中有19家是2002年后新进入的,目前仍有多家正在筹建。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保费总收入296.27亿元,同比增长12.46%,继续稳坐全国保险头把“交椅”。不过,这么一个全国最大的“保险箱”,发展却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行业内人才缺乏。
  
  但人才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几年保险业发展太迅猛,“连我这个老保险都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家保险公司。”一位资深的保险营销员如是说。
  
  结果:一场人才拉锯战
  
  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惯例,开设一家省级保险公司,内勤管理人员最起码要有60人,而营销人员则没有底线,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目前南京保险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才不过万余人,因此新公司希望迅速打开局面、老公司想方设法强壮自己,从同业中挖角就是一条捷径。于是,上到高管人员、下到保险业务员,经常在各保险公司跳来跳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反省:提高从业者的学历门槛
  
  “国内保险人才,最缺的是专业性,保险业务员更多的只是“推销员”,对保险专业知识了解十分肤浅。”人才目身素质的要求成为关键。不少保险公司在招人时,甚至提出不需要保险从业经验,但对人员学历层次提出要求。“年龄25岁--45岁;本科以上学历;以往年收入4万元以上,没有寿险从业经验;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带领5人以上团队经验。”一家保险公司出示的招聘广告上,苛刻的条件居然是保险代理人。如此之高的门槛,却引来了众多求职者的应征。
  
  记者了解到,一些原先从事药品销售、房地产经纪、广告经理等行业的人员纷纷前来应聘。就以最近—次海康保险招聘寿险规划师为例,名为“黄埔育英”的招聘计划刚一出炉,就受到了追捧。前期已经有近干人报名,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后,进入复试的只有50人左右。据介绍,在这批应聘者中,学历最小为大专,90%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土以上学历近10%。在这些人中,还有好几位是在国歪求学、工作多年的“海归”。和往年应聘保险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不同,今年求职者的观念已经逐渐转变——不少人已经将保险营销人员考虑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
  
  应对:从“挖角”到“造血”
  
  记者了解到,在挖角的同时,以内部“造血”的人才储备竞争也开始热烈起来。一些懂营销、没有保险从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更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造血”人才。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蝴与高校联手或自创学校培养人才,而信诚人寿、海康保险、光大永明等保险公司已经在南京“特招”一些没有从业经历的营销人才,来突破由于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据悉,这些被冠以“经理人”名称的保险营销人才,已经在业内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势力。
  
  目前,全亚洲的专业精算师有1000左右。经专业考试后取得国际执业资格的香港精算师仅300名,人数虽为亚洲之冠,却依然供不应求,香港大学的精算学系被多次列入最受尖子生欢迎的大学课程三甲。内地的情况更严峻,专业精算师才50人。
  
  保险机构开得如雨后春笋,可以预计保险公司的赔偿将愈来愈多。每年,保险公司都需提交报告,证明公司财政稳健,能应付可能面对的赔偿颗及可承受的风险,计算的工作便落在精算师身上。因此,每家保险公司均会根据规模大小,聘请相应的精算师。精算师还是保险产品设计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触觉。
  
  现在,政府机构、投资银行、顾问公司,以至会计师事务所,也逐步聘请精算师,负责计算投资风险,从而做出有效财务分析。

(来源:新华日报)

热门关键词:职场指南 职场动态 学历门槛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