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工程机械行业并购战为何白热化

工程机械行业并购战为何白热化

      2008/3/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8

中国阀门网

近日,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整体收购山工机械事宜获商务部批准。意味着这家在国内机械制造行业占据一定位置的国有企业,将被批准成为外商独资企业。笔者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了解到,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高速健康发展。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外资本围绕工程机械行业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外国企业并购我企业有想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认为,最初外资进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是利用低廉的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条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但是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外资进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而且想把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中,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
  控股对象是行业龙头企业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收购活动的基本点。接下来的要求是,必须掌握销售权和采购权,以便进行利润转移。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难得机遇,以资本运作方式“吃住”中国机械制造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进而打造自己的全球产业链和实现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如果一切按跨国公司的意图走,那么结果是行业总量增长很快,但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将被外资控制,“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也将出现。在国际分工中,我国企业就有被死死钉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
  在工程机械领域,挖掘机走过的路引人深思。日本的小松和日立、美国的卡特彼勒、韩国的斗山和现代等通过合资控制了国内主要生产厂商,挖掘机近几年80%的份额被外资企业占据。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沉重教训。
  关键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如同其他行业一样,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面发展也是从改革开放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的,外资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没有当初行业的开放,就没有工程机械行业今天的繁荣。
  商务部外资司王晓诚告诉笔者,山工机械在合资前处于亏损边缘,2004年全年企业利润基本为零,公司负债率高达98.3%。为获得资金改变被动局面,山工机械主动寻求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在与卡特彼勒合资后,山工机械引进先进技术并逐步消化吸收,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成立研发中心,不断开发适合新兴市场的产品,并利用卡特彼勒全球供应链扩大出口。合资后,仅2005年上半年山工机械就扭亏为盈,盈利626万元,出口装载机200台。

[Page]

许多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美、日、德等工程机械强国相比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实力,还是在品牌的影响力和研发能力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比较欠缺,大吨位、高性能的产品产量不足。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同行业强国相比还有15~20年的差距,特别是在耐久性、可靠性和产品性能上。与外资合作,不仅是中国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也能获得购进国外零部件、招揽国际人才、建立境外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缩短赶超国外的时间。而且,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壮大,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在内的国内优秀企业已经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其国际化发展战略,过不了几年,他们很可能要并购国外企业。因此,坚持以我为主,绝不是盲目排外。
  国务院专家指出,扩大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利用外资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关键是要借鉴国际经验和通行做法,完善对外资并购的审查和监管,趋利避害。应尽快出台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及实施细则,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重点行业等众所关注的敏感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来源:中国工业报)

热门关键词:工程机械 并购 竞争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