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石化西北油田成功解决深层稠油开采难题

中石化西北油田成功解决深层稠油开采难题

      2008/3/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9

中国阀门网】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成功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开采难题,使塔河油田超过一亿吨稠油储量得到有效动用,截止到2008年2月底,累计增油达到418万吨以上。

    塔河采油厂原油生产的主力储层为碳酸盐岩油藏,该油藏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和油气运移,储集条件、构造条件均十分复杂。它不同于中东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不但稠油油藏埋藏深度大多在5400米以下,而且具有超深、超稠,高温、高压、高粘、高矿化度、高含硫化氢的“两超五高”的特点。

    为了尽快使塔河油田稠油成为可开采储量,从2001年开始,西北油田分公司就对国内外稠油开采工艺进行了调研,在自喷井中先后引进了电加热自喷、掺稀自喷等工艺;在机抽井中引进了螺杆配合掺稀机抽、抽稠泵配合掺稀机抽、电潜泵掺稀和过泵加热等稠油开采工艺。

    这些稠油开采工艺经过几年的由室内到现场,由现场试验到大规模推广,成功地解决了塔河油田深层稠油的开采问题。目前在塔河油田应用最多的是掺稀降粘工艺,以塔河油田油井所产的稀油为降粘介质,降粘效果较好,且相对稳定,不存在后续的处理问题,不增加处理成本,应用效果、使用性最好。该工艺在塔河油田采油二厂实施以来,先后在172井次进行了掺稀降粘生产,截止2008年2月底,该工艺技术已累计增油354万吨,并且使塔河油田6区、7区、8区、10区和12区难动用的稠油储量得到了有效的开采,为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增储上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稠油掺稀降粘工艺在塔河油田实施的油井有自喷井、螺杆泵机采井、管式泵机采井、抽油泵机采井、空心杆过泵机采井及水力喷射泵机采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塔河油田稠油油藏特点的超稠油井采用油管掺稀套管生产并放大工作制度生产工艺、掺热稀油降粘工艺技术、机抽井加重杆生产工艺、应用悬挂浸入式抽稠泵开采工艺、引用皮带式抽油机开采工艺和引进抽油机变频柜开采工艺等8项稠油掺稀配套工艺技术。

    目前,随着塔河10区、12区等超稠油区块的开发,塔河稠油产量迅速上升,稀油资源日趋紧张,为缓解稀油紧张的问题,塔河油田又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化学降粘试验、筛选与评价,进行了闭式热水循环、主气井筒降粘、井下催化裂化及生物酶深层稠油开采工艺的可行性论证,并在TK671稠油井实施油溶性降粘、在S80等三口稠油井实施水溶性降粘,均取得显著成效,有望为超稠油大规模开发创出新路子。

(来源:全球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 中石化 西北油田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