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石油战略呼唤金融配合 应尝试

石油战略呼唤金融配合 应尝试

      2008/2/2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5

中国阀门网人民日报2月25日讯     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应对油价波动,理应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中一个重要方面——

    上周,国际油价连续两个交易日终盘破百,除石油供求关系及国际政治的影响外,美元走软、基金炒作等也是重要因素,石油市场金融化日益明显。

    “石油美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佩克达成协议,将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结算货币,从此,美元的动向和石油市场的波动密不可分。

    自美国次债危机以来,美联储于去年9月18日、10月31日和12月11日连续三次降息,国际油价均应声上涨,降息当日纽约轻质原油期价比上一交易日分别上涨94美分、4.15美元和2.16美元,其中前两次降息使当日原油期价分别收于每桶81.51美元和94.53美元的历史新高。

    美元的持续贬值不断推高油价。去年,美元对14种世界主要货币都出现了贬值,其中对欧元贬值约10.5%,对日元贬值约6%。研究证明,美元每贬值1%,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将同等幅度上升。目前100美元左右的油价按欧元计价,相当于60美元。

    美元贬值同时提升了石油、黄金等商品市场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专家估计,因基金炒作至少推高油价25美元。到去年底,进入石油市场交易的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已达2000亿美元,比年初扩大六成。

    应对油价波动需金融战略配合

    目前,中东销往欧洲的石油价格与伦敦的布伦特石油期价联动,销往美国的石油价格与纽约的WTI期价联动,销往亚洲的石油参照普氏价格指数。而普氏价格指数基于现货市场交易情况评估,较易被操纵。据统计,沙特轻质石油销往东北亚的价格,比销往欧洲平均高1美元/桶,比销往美国高3美元/桶,仅此一项就使我国每年增加石油进口成本5亿至15亿美元。一个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核心问题,在于其能否以合理的价格保障石油供应稳定。为改变上述不利情况,2007年底,我国的能源法草案首次提出将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那么,如何形成中国石油的“市场价格”?答案是:确立我们自己合理的石油金融战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尝试石油交易人民币结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措施,以有效应对高油价。其中,石油期货市场将是最终选择。要改变原油进口价格高于欧美的现况,需要发达的原油期货市场以争取原油定价发言权;国内成品油价格放开之后,还需要成品油期货市场有效形成价格。此外,由交易所石油交割库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储备,也将弥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不足。

    不过,我国在建立原油期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不少。国际上,日本、印度等亚洲各国加快上市石油期货,力图抢占亚太石油定价中心地位。国内,绝大多数油企尚不能参与原油进口贸易,缺少参与期市的动力。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开始要求其石油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石油欧元”“石油日元”等纷纷登场,国际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多样化趋势开始形成,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面对油价攀升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尝试“石油人民币”是中国的一个好选择。

    目前,我国金融资金尚未真正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少数大石油企业经过批准可以到国外进行套期保值,但由于目标大,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此外,国内目前尚无对冲基金,投机资金暂时还不能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基金业的壮大以及金融业的开放,国内的流动资金应尽快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在油价的剧烈波

(来源:人民日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 石油 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