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进程,需要提高钻速;能用气体钻井新技术的地方,就尽量用。这正是致力于提高钻速的四川油气田“降低气体钻井设备待命时间,提高利用率”的理由。 农历正月初五,川中地区寒气袭人,气体钻井作业4队10名员工正在进行设备搬家作业。队长黄树昆告诉记者,又有新的任务在等着,完成001-6号井空气钻井作业,就会立即去新的井场。 上世纪60年代,四川油气田开始探索气体钻井技术,近5年取得长足进步,形成空气、氮气、天然气、泡沫、充气等钻井配套技术,不仅提高了钻井速度,还在保护储层、发现低压气藏、防治恶性井漏等方面凸现重要作用。这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去年,堪称四川油气田应用气体钻井新技术的辉煌之年:气体钻井的平均钻速同比提高43%,相当于同期泥浆钻井的5.6倍;创造日进尺、单井进尺等5项全国纪录,气体钻井新技术攻关也取得新进展。 实践证明,应用气体钻井技术越多,平均钻速就越快,年度钻井进尺就会更高,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过去,四川油气田钻成一口超深井平均用时约530天。重点探区的超深井广泛应用气体钻井新技术,已完成的6口超深井平均用时约180天。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四川油气田今年的钻井进尺计划与去年的完成量相比,增加约20万米。有关部门负责人坚信,在“不大幅增加钻井队”的情况下,只要集约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钻速,就能完成钻井任务。 这一思路在四川油气田今年的钻井工程部署中得到充分体现,主要措施包括4个方面:适当增加气体钻井设备、技术和操作人员,提高气体钻井作业能力;精心研究地层特性,多设计气体钻井的井段;优化运行,既不让井场等待气体钻井设备,也不让气体钻井设备等待井场;继续开展“地层出水(油)风险识别及对策”等科技攻关,进一步发挥气体钻井技术的优势。 (来源:中国石油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