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工业转移看沈西

工业转移看沈西

      2006/8/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28

中国阀门网

工业转移看沈西

 ————辽宁省辽中县采访记

本报记者  杨国民  韩  叙  孙潜彤

    编者的话  从今天起,在“又快又好发展新看点”栏目开始刊出本报记者从辽宁发回的报道。

    “又快又好发展新看点”是本报自今年5月以来特别推出的一项大型采访活动,旨在集中反映全国各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情况,特别关注县市一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5月8日以来,本报已派出三支记者组分别完成了对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采访调研,先后刊发报道近80篇。

    国家实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辽宁省紧抓机遇,锐意改革,奋力拼搏,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在振兴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县域经济发展也亮点纷呈。本报赴辽宁记者组将继续深入城乡,走村入户,力求用鲜活的事例充分展现辽宁人民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丰富实践,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积极探索。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振兴东北看辽宁,振兴辽宁看沈阳,振兴沈阳看铁西区。”到辽宁采访,自然想起这样一个说法。

    可是,当记者来到沈阳铁西区,映入眼帘的场景却与印象中的老工业基地大相径庭:成片的厂房不见了,一排排高耸的烟囱不见了,代之以一幢幢漂亮的商住楼和一个个整洁、优美的住宅区。

    铁西的工业到哪里去了?陪同采访的沈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沈阳市已陆续将工业企业迁出市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落户于市南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而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则向西发展。为此,辽宁省和沈阳市专门规划了一条“沈西工业走廊”,东起铁西“三环”,西至辽中县城,长50公里,南起浑河,北至秦沈高速铁路,规划范围850平方公里。最终将其建设成为辽宁重要的工业走廊和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沈西工业走廊“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辽中县。

    8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辽中县杨士岗镇的机加泵阀工业区。镇党委书记孙贵斌介绍说,早在2004年9月,辽中县就开始着手建设泵阀工业园,试图承接沈阳市转移出来的机械加工行业,并集聚省内外的相关产业。去年,辽中泵阀工业园被沈阳市政府纳入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并确定为20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之一。这一契机使泵阀园的交通、地缘和产业集中的优势更为明显,先期引进的19户企业已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9亿元。二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共有20个项目入驻,总投资10亿元。

    谈起机加泵阀工业区,以前一直与农业打交道,现在直接负责园区建设的孙贵斌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一期项目今年可产生20亿元的产值,解决当地近700人就业,由此,今年全镇人均收可增加300元—400元。”

    这些企业都来自何处?孙贵斌介绍,一期19户企业中,有13户是从沈阳市区搬迁过来的,还有一些企业是从江苏、浙江过来的,园区对相关企业的聚集效应正在形成。

    为什么这里对企业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沈阳丰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连朝介绍说,原来企业在铁西区因为场地面积限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而且光土地租赁费一年就得花80万元。搬到机加泵阀工业区,厂房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地的费用才花了40万元。           

    “企业搬到这里后,产量可比原来扩大一倍,效益增长更多,而且企业在搬迁过程中通过引进新设备,实现了技术升级。”

    无独有偶,在离杨士岗镇不远的新民屯镇,沈阳不锈钢工业园就坐落在这里。

    主管工业的副镇长戴宝刚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20亿元的产业园,于去年正式启动,目前,投资额3.8亿元的沈阳德邦公司等一批不锈钢生产企业正在抓紧建设,园区一期工程预计将于9月投入生产,全部建成后,将引入各类不锈钢制品企业110家,形成年产50万吨不锈钢材料及制品、产值达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这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产业集群,记者看到一个工业大县的雏形。而这个紧挨着沈阳铁西区的辽中县,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县。用辽中县县长彭俊和的话说,辽中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全县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农业,农民收入90%以上来自第一产业,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辽中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工业?利用省、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沈西工业走廊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承接沈阳及国内外的工业项目转移。如何承接工业转移?发展工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产业链。彭俊和县长向记者一一道出了他们的发展思路。

    有了好的思路,还要看是否有变为现实的条件。彭俊和说,辽中具有承接工业转移的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水资源、天然气和电力资源丰富;二是区位优势,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中间,交通方便;三是环境优势,包括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

    要实现由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转变,县里工作重心的转变必须走在前面。

    彭俊和说,为做好承接工业转移这篇大文章,首先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将工作重心由农向工,由乡向城,通过工业化,带动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其次,要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第三,要做好投资软环境建设,对客商实行“零距离”服务,确保企业能够招得来,留得住,能赚钱。

    承接工业转移效果如何?彭俊和兴奋地告诉记者一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202个,投资总额159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155万美元;上半年竣工项目31个,在建和待建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39.6亿元。

    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除了不锈钢工业园、机加泵阀工业区外,东大冶金新材料园、沈阳钛业园、沈阳再生金属园、九星有色金属园等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可以预计,3年后这6个工业园均能达到或超过年产值100亿元的规模。

    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为辽中这个农业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彭俊和说,到

2010年,辽中县将实现几个翻番:与“十五”末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两番,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0%上升到50%以上。

    辽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由农业到工业到城镇化发展的美好蓝图。祝愿这幅蓝图早日变为现实。

(来源:经济日报)

热门关键词:沈西 工业转移 企业动态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