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三一 中联行业龙头什么让湘军崛起

三一 中联行业龙头什么让湘军崛起

      2008/1/1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53

中国阀门网

2007年,湖南全省取得960项自主创新成果,其中12项获得国家奖励,获奖数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柯敏告诉记者,近日由中南大学钟掘院士支持完成的“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首创的“铝土矿浮选分离成套技术”,将可利用铝资源的保障年限由10年增加到60年。 
    技术创新取得多项突破 
    近年来,湖南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优势领域的创造力不断增强。2007年,包括由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主持完成的“柔性桥梁非线性设计和风致振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项目等1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年科技获奖仅次于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发达地区,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 
    王柯敏说,湖南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举措,集中省本级70%的科技三项经费,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突破了一大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以技术的配套,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2007年,株洲电动汽车研发专项取得突破,国内惟一的柴油机和电机串联式混合电动客车在湖南下线,并投入运营,由此我国最大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落户株洲;此外,短流程制备高品质铝及铝板带箔专项,开发出低铁、低硅高品位电解铝生产技术——“杂质阻塞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为我国自主开发高性能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专项也有突破,湖南开发出太阳能电池制造系列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为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完善 
    近年来,湖南省加大了科技湘军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仅2007年,湖南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4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另外,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竞争情报中心、省工业设计平台的建设;启动和运行了湖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 

[Page]
    湖南省政府与科技部还建立了部省合作机制,湖南由此成为第一批与科技部省会商机制和每年进行会商的几个省市之一。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和部省合作平台,促使湖南自主创新进入到了国家层面,同时这也为湖南争取到了11亿元的国家科研项目经费。 
    目前,湖南全省共建有57个重点实验室,5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数量和规模已居全国中上水平。而这些,为湖南的企业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技术支撑。 
    高新技术加速新型工业化 
    “湖南科技创新源于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和地位的不断强化。”王柯敏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明显提高,预示着湖南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 
    数据显示,2007年,湖南8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主持和参与承担,85.4%的职务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产学研结合不断推进。2007年,长沙建立了汽车及零部件、数字媒体、先进电池材料、花炮等6个产业技术联盟。一批大型企业与高校联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突出企业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湖南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柯敏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成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而通过技术创新,将有望攻克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有效降低重点行业能耗水平,减少三废排放,实现走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他说,2007年湖南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被列为部、省、市三方共建,湘潭高新区升级工作正在进行;韶山永泉科技园的建设已见成效;新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个;国家863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在2007年全国评比中连续第三次获得综合指标排名第一;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获科技部、文化部、财政部6200万元支持。 
    此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装备、数字卡通等一批具有湘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据湖南省科技厅公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省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400亿元,增加值7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1%,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13%。

(来源:全球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市场评述 三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