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闪耀在尼罗河畔的宝石花——来自中国石油苏丹项目的报道

闪耀在尼罗河畔的宝石花——来自中国石油苏丹项目的报道

      2008/1/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0

中国阀门网】“石油已成为苏丹经济发展的引擎,在石油工业的带动下,苏丹国民经济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飞速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石油的帮助。”采访苏丹政府要员,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评价中苏石油合作的话语。

  “希尼,萨迪哥,达艺(中国兄弟,您好)!”漫步于苏丹首都喀土穆街头,不时能看到苏丹人竖起大拇指,这样向您打招呼。

  闪耀在尼罗河畔的宝石花,见证着中苏石油合作的历程,记录着中苏人民的深厚友谊。

  奉献铺就合作路

  中苏石油合作,已走过10年历程。10年来,上万中国石油人抛家舍亲,漂洋过海,投身到苏丹火热的石油工业建设中。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鲜血,甚至是生命,在尼罗河畔书写了一部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大文章。

  这部大文章,是以“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海外小铁人”、“中国石油·榜样”王贵海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普通石油工人用自己的真诚和无私谱写而成的。

  中苏石油合作,始于1997年。当时,由于苏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战争等因素,西方石油公司纷纷撤离。守候着地下的石油黑金,却无力去挖掘的苏丹人民,向他们的老朋友——中国人民伸出了合作之手。中国石油人毫不犹豫地跨越巍巍山脉、广袤沙漠,与苏丹人民携手并肩,勘探开发石油。

  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国外石油合作,不但风险高,而且作业公司由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参股组建,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组合在一起,碰撞不可避免。中国石油人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自己的实力与行动验证着自己的诚意。

  苏丹地质状况复杂,破解地下迷宫,擒获石油苍龙需要靠地质家的辛勤付出。苏永地就是中国石油地质家中的杰出代表。他1997年来到苏丹石油项目,在苏丹工作8年,他没有在家度过一个春节。8年间,他参与完成的苏丹1/2/4区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长度有6座长城那样长;直接确定的15口评价井成功率100%;直接确定的41口预探井成功率超过80%,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亿桶,占当时1/2/4区项目勘探所发现储量的一半以上。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公司中的外方专门为他设立了主任地球物理师岗位。

  苏永地回国工作之际,苏丹人盛情挽留他,说苏永地的岗位不能苏丹化。他们特意为苏永地穿上苏丹民族服装,要让苏永地“苏丹化”。苏丹人哈里发,1997年就担任大尼罗公司副总裁,是四朝元老,从来不参加大尼罗公司经理以下人员的送别晚会,但对苏永地,他破了例。他说,苏永地这个经常带着满脸笑容的年轻人,对公司的贡献很大,舍不得他走。

  1/2/4区项目油田采油厂厂长王贵海,来自当年铁人王进喜战斗过的大庆油田,在苏丹工作已有9年。先后参与组织过5座以上油田的投产。由于工作起来有王进喜的作风,油田现场的同志给了他一个“小铁人”的称号。

  1999年初,王贵海来到苏丹时,外方管理人员说王贵海“don’t understand instruction”(听不懂指令)。3个月后,这名外方管理人员说王贵海“great”(了不起)。前后评价,天壤之别,此间的艰辛非常人所能体会。

  和谐凝成兄弟情

  在无私奉献、忘我拼搏,与苏丹人民共同建立起规模配套、技术先进、体系完善的石油工业的同时,中国石油还积极倡导并践行着“创造和谐”的宗旨,力所能及地投身当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石油在苏丹的公益项目投资累计达4306万美元,受益人数超过15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中国石油坚持把环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大尼罗公司(1/2/4区项目)在黑格里地区投资3000万美元,由英国公司设计,采用生物和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建成了污水处理实验工程,面积达4平方公里。投用以来,公司两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2006年以来,大尼罗公司再次投资7000万美元,在黑格里以外的6个油田建成了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含油污水达到零排放。

  喀土穆炼油厂利用氧化塘排放的废水,投资88万美元,建设了一座面积达8.6万平方米的水上公园,为炼厂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休闲环境,许多喀土穆市的居民在节假日专程到此游玩。

  就医困难困扰着苏丹人民。大尼罗公司出资200万美元在油田建设了黑格里医院,所有治疗免费。几年来,中国石油捐资100万美元以上建设的医院达4家。并向一些就诊人员多、医疗条件不足的医院捐赠了大批医疗设备。

  为解决当地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以及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需要,中国石油为当地打水井、修水塘185口。解决了20多万人的清洁饮水问题。

  同时,中国石油还为当地人民建设学校、架桥筑路、培训人才等。中国石油捐资1000万美元建造、横跨尼罗河的麦罗维友谊大桥通车后,不但解决了尼罗河两岸人民依靠人工摆渡往来时效慢、危险程度高的困难,还为下一步麦罗维地区大农业生态园建设等提供了条件。当地人称这条桥为“便民之桥”、“振兴之桥”、“精神之桥”和“友谊之桥”。

  中国石油员工也在合资公司内部积极践行着“创造和谐”的宗旨。他们主动与合作伙伴沟通,用诚心、耐心、细心获得了合作伙伴的认可,树立起了中国石油的良好形象。

  “海外小铁人”、“中国石油·榜样”王贵海担任采油厂厂长的1/2/4区项目,由中国、苏丹、马来西亚与印度(最初为加拿大)四方参股,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多个国家,中方人员比例不足6%。

  王贵海提倡开放式管理与人情化管理,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干工作,他主张严格严谨,执行规章制度不打半点折扣;带队伍,他更多的是用心、用情,与不同国籍和民族员工建立起朋友式、兄弟式的关系。

  伫立尼罗河畔,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正拔地而起,一座座横跨尼罗河上的大桥变天堑为通途;走进当年蛇虫猛兽肆虐的热带雨林,一座座现代化的油田正在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再访人迹罕至的原始古地,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公路让当地人民享受到了从未想过的现代文明。

  昨天,尼罗河见证了中国石油人的拼搏奉献。今天,尼罗河见证了苏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天,尼罗河必将见证苏丹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和中苏友谊的源远流长!

(来源:中国石油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 石油 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