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新年伊始,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2日大幅飙升,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首次在盘中达到每桶100美元大关,原本看似不可能的“神话”如今成为了现实。这一价格也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 油价破百元成因复杂 从基本面看,供需关系紧张是导致油价上涨的根源所在。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为8780万桶,同比增加210万桶,增幅达到2.5%;石油输出国组织去年12月石油月报显示,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为8706万桶,同比增加132万桶,增幅达1.5%;而美国能源信息署也认为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为1.6%。 尽管三大报告预测数据不尽相同,但基调是认同2008年国际石油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而且增幅超过近十年平均水平。这也就是意味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 油价上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元持续贬值。因为世界上所有原油出口国都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所以美元的贬值必然导致油价上涨。尽管美国官方反复强调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但实际上近来美元的贬值速度在加快,而按照美元贬值的大趋势,油价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也在意料之中。 同时,油价上升也与市场投机活动有很大关系,美元贬值和次贷危机都刺激了投机活动。由于美国股市反复震荡,不少人转而投资于石油等资源类商品。而以前进行这种投资的主要是对冲基金,现在连一些养老基金也开始介入其中。在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总体比较脆弱的大背景下,巨额投机资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客观上加剧了原油供应紧张,成为油价高企背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油价大幅攀升还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有直接关系。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局势不稳、土耳其军队打击盘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等因素,都使投资者对原油供应感到担忧。 能源改变世界格局 油价的飙涨造成了两极分化,而大到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人,石油开始在全球制造新的赢家和输家。 三位数的油价已经改写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并对一些旧的权利概念构成了挑战,百元油价将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关键点。对于那些石油富足的国家来说,他们正享有前所未有的利益和机遇,而对于那些缺少石油依赖进口的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说,他们必须为了石油而彼此展开争夺,从而导致更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石油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问题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它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何驾驭这种新的秩序正迅速成为全球政治的中心问题。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百美元油价之重 作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石油需求的不断上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7年1至11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25%,而2006年同期为43.23%。因此,油价的高企将使得能源安全在国家政策的重要性提升。 第二,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势必会导致外汇支出大幅增加。2007年,我国进口油品达1.8亿万吨,折合14亿桶原油,仅仅从进口原油角度算,如果国际原油每桶上涨一美元,就会给我们国家增加十几亿美元的经济负担。 第三,有数据显示,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抬升国内CPI,而对国内GDP拉低0.8个百分点,目前的国际油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4.2美元以上,因此,它会使国内CPI上涨0.968个百分点,同时拉低GDP1.936个百分点。而中国目前通胀压力已经很大,如何避免CPI成为脱缰的野马,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第四,油价的飙涨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更为全面而广泛。持续高位的油价和长期的成品油油价倒挂机制无疑会使得国内“油荒”进一步蔓延。这使得大批运输业不得不以提高运价以弥补亏损,而运价的上涨势必造成各种消费品的涨价,最终柴米油盐的价格都不得不令人乍舌。 因此,我们认为,面对挑战中国必须多管齐下。一是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和能源立法,从体制、机制的变革中寻求应对之策;二是继续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不断增强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加快替代能源的开发;四是以油价高企为一个机会,大力加强全民宣传教育,促进国人转变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更有效地遏制奢侈与浪费,把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源:《亚博金融》)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