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我国从5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核动力技术,至今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多座核电站。自1985年建成的浙江秦山一期核电站,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以来,我国先后建成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这些核电站中,广东大亚湾、岭澳和秦山一期、二期、江苏田湾为压水堆型核电站,秦山三期为重水堆型核电站。 “十一五”后期我国将拥有11台核电机组,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kW。这就意味着,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两个百万级核电机组,即今后16年中,中国每年都要建设一座像“大亚湾”一样的核电站。 核电阀门,在核电站设备中虽为附件,但至关重要。核电用阀门比常规的大型火力发电站用阀门其技术特点和要求要高。阀类一般有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蝶阀、安全阀、主蒸汽隔离阀、球阀、隔膜阀、减压阀和控制阀等。从我国核电机组的发展来看,核电阀门的需求量远高于同容量级的火电站。据统计分析,一座有2套百万KW级核电机组的核电站需各类阀门3万台,按每年有250万KW核电机组建设计算,每年核电阀门的需求量在3.8万余台。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预测,“十一·五”期间,核电站的阀门需求额将为30亿元,年均需求为6亿元左右。另外,由于核电站花在阀门上的维修费一般占核电站维修总额的50%以上,因此每年核电站花费在阀门上的维修费用约为1.5亿元。由此来看,核电阀门的市场需求量是相当大的。 据资料分析,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在核电站的建设中,对设备大型化、高参数、高性能及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机组容量的发展方向,主要向80万、90万及100万千万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核电阀门也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由于落后的设计生产水平、有限的控制能力,使得我国核电阀门依赖于进口,核电站关键阀门稳压器卸压阀、比例喷雾阀、快速启闭隔离阀、主蒸汽隔离阀、主蒸汽安全阀等关键阀门由于技术要求严,安全系数高,原来一直依赖进口,然而高昂的进口价格限制了核电的发展,致使国外企业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要缓解核电投资过大的惟一出路,在于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调试核电站关键阀门应用核电机组,实现核电关键阀门国产化。 近年来,我国的优秀企业不断尝试高端核电阀门国产化。2004年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国防科工委申报了"核电站关键阀门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决定全力研发五类核电站关键阀门,冲破国际上对这些产品的垄断。2006年7月15日,岭澳核电二期工程核级蝶阀和核级球阀开工准备会在江苏神通阀门有限公司举行。这些举措标志着百万千瓦级核电阀门国产化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让我们看到了国产核电站关键阀门的发展出路。 (来源:全球阀门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