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12月14日消息(宁彬) 记者从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了解到,自从中国石化1991年开始组织“十条龙”科技攻关以来,通过加强内部产销研、外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攻关成果不断涌现。仅从1998年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已有55项重大成套技术通过“十条龙”攻关实现了工业转化,为提升集团公司技术水平,提高竞争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勘探开发方面,形成了东部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和勘探配套技术,为东部老区增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成果在中原油田、江汉油田进行推广,已经初见成效。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和以聚合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攻关,为老油田采收率提高和产量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开发技术研究逐渐深入,在普光主体及外围、元坝及通南巴等重点区域不断取得新发现,勘探成果不断扩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支持了塔河油田较快上产。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技术、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自动垂直钻井技术、气体钻井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形成了相对配套的上游工程技术系列。 炼油方面,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及时掌握了一系列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以较低的投资实现了无铅汽油、国Ⅱ排放标准汽油以及北京市国Ⅲ排放标准汽油的质量升级,储备了欧Ⅳ排放标准汽柴油生产技术,满足了市场需求,树立了良好产品形象。催化裂化增产丙烯系列技术不仅提高了油品质量,也增产了高附加值产品,为炼厂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重油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自有技术为主,中国石化已经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炼厂——海南炼化。 化工方面,通过组织攻关,自主开发的聚丙烯、乙苯/苯乙烯、甲苯歧化、聚酯、芳烃抽提等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大型聚乙烯、PTA、乙苯、异丙苯等成套技术工艺包已编制完成,具备了工业应用条件。中国石化在二轮乙烯改造工程中,采用自有技术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在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中,新建和改造的8套装置有6套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技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运行平稳,标志着自主开发技术水平与工程化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