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别苛求大学成单纯的“加工厂”

别苛求大学成单纯的“加工厂”

      2007/11/2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

中国阀门网】在四川近期举办的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中,众多求职大学生在“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告示前“望而止步”。针对招聘会上不少企业“拿来即用”的择人标准,有关专家强调,企业按需接受大学毕业生,有义务担负起对他们进行再培训的“社会责任”——“说实话,看着一个个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的招聘告示,我真是连递简历的勇气都没有了!”

  11月18日,在四川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当日,没吃早饭就赶来的四川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徐晓惠,拿着自己的4份求职简历在招聘会场上转了一大圈,也没敢递出一份,最后只得黯然离去。而在现场,记者发现类似情况的还有不少,来自绵阳某高校的刘建国也表示:“现在企业招人也有点太功利了!几乎每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对我们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

  “企业招人肯定是要派上用场才行。”面对记者的询问,一家招聘企业的工作人员回答,企业是最讲投入与产出成本的,当然希望招来人就能用得上。对此,有关专家回应:大学不是“一对一”培训人才的“加工厂”,企业也理应承担起培训大学生“工作经验”的社会责任。

  11月18日至12月17日,是四川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虽然四川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此期间将陆续举办招聘会120场,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但事实上四川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太乐观。据麦可思公司联合盖洛普、零点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评估系统调查结果”最新显示,四川省200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这意味着全川有两万多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仍找不到工作。

  调查还显示,由于薪资和在当地求职难等原因,四川高校每年培养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50%去了四川省外的地方工作,而省外应届大学毕业生来川工作的人数只占当年四川所培养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的8%。有人为此开玩笑说,这就像四川嫁出去了50个“女儿”,却只娶进了8个“媳妇”。

  在四川此次举办的大学生“双选会”上,尽管四川省路桥集团、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泸州水务集团、中国移动、浦发行四川分行、华西集团、上海航空等357家单位提供了1万多个职位,但第一天就吸引了8万多名大学生前来争抢,创下了四川历年大学生“双选会”参会人数最多的纪录。

  由于求职者太多,第一天的招聘会不得不延时两小时才结束。求职“寒流”再添霜,8比1的招聘现状本来就令应聘大学生感到希望比较渺茫,不少招聘单位更公开强调“要有一定工作经验”,这自然使很多大学生更感心寒。

  成都某高校文科大四学生向宏军在招聘首日,就一大早带着简历赶来应聘。“很抱歉,我们公司宣传策划部招的人都得有两年工作经验。”在递出第一份简历时,小向就吃了一个“闭门羹”。后来又转了几家招聘单位,对方不是问他此前在哪家企业上过班,就是要他拿出有“工作经验”的凭证。

  “我四年期间都在大学里专心读书,一上来就要求我有"工作经验",看来只好另找门路了!”在接连遭拒后,小向对记者说。幸运者也有。从攀枝花市赶来应聘的何安康在学校是学机电专业的,从大二开始,他就托关系,每年暑假到当地一家企业进行不要报酬的“实习”,结果这次前来应聘,他在递出第一份简历后就被一家企业录取了。但记者发现,现场大学生中像他这样“早有觉悟”的并不多,更多的只有在校期间很短的一段“实习”经历,远远达不到企业强调的“最好已在某单位上过班、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得马上着手去找一家单位实习。”正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酒店管理的大一学生程成,从当地报纸得知上述情况后,已经开始作上面的打算了。他的担心是,别到了毕业之日,就是失业待业之时。

  其实,毕业前的“实习”是任何大学都少不了的一道程序。在招聘现场,一位领着孩子前来应聘的家长称,总体来说,大学生在校是以“学”系统知识为主,更多工作经验的培养和积累还是在参加工作后。现在招人动不动就强调“要有一定工作经验”,这在客观上不太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对大学生学习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还有一位家长说,像世界知名的在华企业招收人才后,也不是要求拿来就用,而是会进行为期不短的培训,为何国内的企业要如此急功近利呢?

  “招聘应届大学生过于强调工作经验,实际上是现今社会过度追求功利的浮躁风气的一种反映。”四川省高教局高教处负责人赵锦棻认为,高校本来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通用之才的地方,不是像一般技工校“一对一”培养人的“加工厂”。他说,从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讲,任何企业按需接受大学毕业生,都有义务担负起对他们进行适应岗位再培训的“社会责任。”

(来源:《工人日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人才-人才快讯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