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在中国泵阀市场上,撇开欧美日韩,单就国内厂商而言,老牌国企、瓯北厂家、永强厂家、上海厂家、福州低压阀门厂家、南安中间商六大群体构成了大部分的供应。
其中,老牌国企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风光虽已不再,但影响力依然很大,不少客户还指定要他们的产品。上海厂家依靠老牌国企的余韵,以及“上海”这块金字招牌,也不容忽视。福建两个群体各有专攻,福州的低压市场做得不错,但毕竟在中高压市场上没什么作为,而南安(也有不少是安溪的)中间商是做“托”的角色,专注于销售。温州两大群体的产业特点有些相似,但近年来瓯北厂商的优势已经突显,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景象。
永嘉泵阀的崛起,早就是很热点的话题了。有人说,永嘉瓯北整个泵阀群体,就是一个大集团,良精、超达、中泉、高能等等企业是这个大集团的分公司,一些小厂、标准件厂则是车间。这种说法有点意思。有些瓯北泵阀人认为,他们这里最大的优势是社会分工,什么都有人做,各有所精,各有所专,有些厂家专门生产螺丝螺帽,有些生产球阀的球体,有些生产垫片......这些小厂的专业化程度很高,质量可靠,而单位成本却很低。这样,泵阀成品的价格自然能够控制下来。致发球阀厂的施厂长说,同样产品,他们这里的出厂价比一些国企的成本价还要低,能没有竞争优势吗?
应该说,瓯北泵阀是源于国企,也是师于国企的。从40年的发展历程上看,每时每刻都能捕捉到国企的痕迹。刚开始,是当地的国有企业带动产业的普及,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了。80年代之后,他们大都打国企的牌。90年代开始有企业上自己的牌子,品牌意识形成,可他们依然要借助国企的技术实力,频频以高薪和“三顾茅庐”似的诚意,到老牌国企请人,主要是请技术方面的专家。这里大部分的泵阀企业,根本就是照搬国企的管理制度,连岗位职责等条文,也行“拿来主义”。换句话说,瓯北泵阀厂家与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同是体制的区别,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民营,仅此而已。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可以清楚的看出,瓯北泵阀已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让其他地方竞争者感到可怕的是,近几年来,他们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永嘉科技局副局长傅朝宗透露,近年来,欧美日韩一些企业,有意向把泵阀生产基地放到瓯北来,他今年2月份到韩国考察,感受就更深了。
做了十几年泵阀销售的南安李先生感叹,谁也竞争不过瓯北,中国的泵阀市场终究是瓯北人的。
(来源:环球阀门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