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洁敏对外宣布,西起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的西气东输二线即将开工建设。至此,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将在中国的版图上跳动。这条拥有一干六支、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总长度相当于两个万里长城的天然气管道无疑将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最强大的能源供给线。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采用的是X80管线钢,与西气东输一线采用的X70管线钢相比,强度增加14%,投资可降低10%,可节约钢材14%以上,从而使这条举世瞩目的天然气管道成为中国石油履行社会责任的节约工程、高效工程和责任工程。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采用X80管线钢建设的天然气管道不过2000千米,而且基本上都属于短距离输气管道,在大口径、大输量的西气东输二线,中国石油之所以敢为天下先采用X80管材钢,是因为我国的管材研究和生产通过西气东输一线等大型管线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而X80钢级管线钢在我国也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前期研究并建设了7.8公里的试验管线,为西气东输二线采用X80管线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以下简称管材所)作为一个技术支持单位,一个蓬勃向上的集体,正是这个研究开发大军中的一员,它是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枢纽,不断为管线决策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责任背后的压力 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来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和与之相连的“中亚管线工程”的兴建无疑是件大好事,而对管材所来说,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因为要建设如此规模的管道工程,首先要确定的是管线用钢。 西气东输二线管径达1219毫米,主干线长度达4860千米,支干线长度达2840千米,输气压力达10至12兆帕。在设计前期,对钢级的争论一直是一个焦点。经过分析,管材所认为,如果采用X70管线钢,那么管壁的厚度将比西气东输一线三分之一,这么厚的钢板将使钢板生产企业的制造难度加大,同时生产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将加大,而且相应的对钢管生产设备要求和能力也要增加,不利于实现钢管的国产化。同时钢板壁厚的增加会带来其他诸如管件和弯管等制造难度的加大。采用X70的难度并不比X80小甚至更大。更重要的是,如果采用X70钢,在达到同样强度的前提下,整个管线耗费的钢材将比采用X80高强度管线钢增加14%,投资也将随之增加,这与国家“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相悖。 采用X80高强度管线钢,可以节约大量钢材,节约投资效果明显。而要向集团公司决策层提供采用X80钢的强有力技术依据,管材所则要面临巨大压力。 首先,国际上无先例可借鉴。此前,德国于1992年建设了世界上首条长度只有260千米的鲁尔管道,采用了X80钢。2004年,美国608千米的夏延管道也成功地采用了X80钢。除此之外,采用X80钢的都是一些十几千米、几十千米的近距离管道。作为试验和技术储备,我国也曾在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的联络线上,使用了7.9千米的X80钢。但要在总长度近8000千米的西气东输二线采用X80钢,这些经验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 其次,在提供决策支持的过程中,西气东输二线处于保密论证阶段,大量的试验研究需要钢铁企业和制管企业的配合,这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最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虽然管材所是国内权威的石油管研究机构,但此前国内的天然气长输管道最高使用的钢级是X70,要在短时间内拿出X80的相关研究结果、一整套标准和技术措施,谈何容易? 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管材所选择了后者。 活力源自创新 按照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可实现向中东部、中南地区和珠三角、长三角供气,也可实现四川、塔里木、准噶尔、吐哈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联网,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气东输二线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X80钢则是西气东输二线的必然选择。 管材所把西气东输二线的工作作为全所的“一号工程”,所长杨龙亲自挂帅,并制订了“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室内和现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着重在“技术支持、管材采购、现场服务和完整性管理”四大领域开展工作,涉及管材技术条件制定、关键技术指标研究、检测技术评价方法、管材选用技术研究、管材综合性能评价等学科,以及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生产采购技术支持、管材驻厂质量监造、施工现场技术服务、管材问题失效分析、管材质量信息反馈、现场焊接质量评定和管线完整性管理、管材适用性评价、管线风险检测评估和腐蚀控制等全方位的研究评价工作。 其实,管材所领导早就看到高强度钢的应用前景,杨龙所长要求有关研究室超前研究。“十五”期间,管材所就开展了高强度管线钢研究开发工作,在完成冀宁联络线X80工程试验段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将X80管线钢管应用研究列为重点方向。2006年该所申请了集团公司技术开发项目《X80管线钢管在大口径高压大输量长输天然气管线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为集团公司决策西气东输二线采用X80管线钢提供了可靠依据。 [Page] 西气东输二线在确定选用X80钢之后,该所迅速制定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用X80钢管评价方案》、《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驻厂监造组工作流程》和《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驻厂监造组监造流程》,明确了试制评价方法、程序及驻厂监造流程,以保证试制和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研究中,为了确保钢厂和管厂的样品到达管材所后能在一周发出报告,要求项目负责人立项、制定方案、样品划线在样品到达的当天完成;机加工安排好两班倒,加工方案到达后在2至3天内完成试样的加工;技术监督中心各实验室安排两班工作制,在2至3天内完成各项单项实验、出具单项报告;各单项报告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在1天内完成分析并发出综合报告。 这就是活力,这种活力源自管材强大的创新实力。在创新的激情下,整个团队发挥出强大能量,试制与评价同时进行,钢厂与管厂平行研究。杨龙所长亲自带队冒着8月的高温酷暑,多次深入南钢、马钢、沙钢、宝钢等多家钢厂调研、走访。同时,将实验室的评价与管厂的试制工作紧密结合,先后派出16人次79天到华北钢管厂、宝鸡钢管厂等管厂进行调研并开展合作试制工作,掌握了试制工作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及时与工厂交流评价试验方法,分析解决现场试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了试制工作的进程。 成功只因努力 在管材所紧张而有条不紊的研究评价工作中,一项项研究成果相继诞生,“高性能管线管性能综合评价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管线钢的组织鉴别和性能评估技术”、“高性能管线钢管关键性能指标的确定技术”、“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和基于可靠性的管道设计技术”等重大成果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写入西气东输二线相关标准之中,并在检测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包括中亚管线)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中的全部管材技术标准均由管材所负责制订。目前,《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管道用热轧板卷技术条件》等14项技术标准已提交项目部发布、实施,保证了试制、评价工作和国外订货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了西气东输二线及中亚管线项目部的高度评价。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的全部3个专题、《抗大变形钢管关键技术指标和产品研究》以及《高钢级管线钢及其大口径焊管与管件研究》、《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等关键研究项目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发挥核心作用。该所参加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而通过《X80管线钢管在大口径高压大输量长输天然气管线上的应用研究》项目,该所掌握了抗变形能力主要指标和参数,并成功进行了X80钢管的试验测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应变地区使用的直缝埋弧焊管补充要求和西气东输二线断裂控制方案,断裂控制方案通过专家审查。 围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还开展一系列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针对管道止裂问题,管材所召开了断裂控制国际研讨会,会议紧紧围绕西气东输二线断裂控制方案进行讨论,为西气东输二线断裂控制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管材所与意大利CSM、日本住友金属、JFE合作,开展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止裂韧性研究,提出了止裂韧性指标,并写进钢管技术标准之中。 每一次进展,每一个成功,都是管材所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针对时间紧、要求高和人员紧缺等困难,该所转变观念、精心组织,抢时间,抢进度,牺牲了节假日加班加点,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以标准的制订为例,该所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在廊坊、北京和西安等地组织召开了6次标准研讨及专家审查会,对14项标准进行了审查,同时还完成了11项标准英文版(共计17万余字)的翻译工作。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的管道事业会铭记他们。( (来源:我的钢铁)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