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003年,我国新一届中央政府从保障石油安全的角度出发,把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新组建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国家石油储备事务。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前期准备,国家石油储备工作将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
●2003年4月6日,国资委在新一轮的国家机构改革中诞生,在这次改革中,呼声甚高的国家能源委员会没有应声而出,而是新组建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之下设立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
●2003年5月25日,温总理登门走访了两院院士侯祥麟先生,请他出任“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课题组的牵头人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节约能源被放在了首位,要求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4年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对外开放。
●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并正式运营。
●2005年2月1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6月30日-7月7日胡锦涛对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及在英国苏格兰鹰谷举行的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在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共同宣布2006年和2007年中俄双方互办“国家年”。
●2006年初,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法》,极大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比例不仅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和措施、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同时也是占领未来能源领域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并提出了首年节能4%的目标。
●2006年年中,我国第一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开始注入原油。我国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共4个,分别位于宁波镇海、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和大连新港。
●2006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两天之后,国家发改委与各省市及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这意味着节能目标进入了政绩考核。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
●2007年1月1日,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正式放开。
●200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草案结合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已实施9年的节约能源法进行了大量修改。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