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际石油价格走高原因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走高原因分析

      2007/1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7

中国阀门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平均价格(WTI期货价格)从2001年的25.95美元/桶跃升至2004年的41.47美元/桶,上升了59.8%。而截至2006年7月份,WTI期货平均价格已上涨至68.1美元/桶,比2004年的平均油价又上涨了64.2%,在此期间也曾达到78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价格。从油价变化的趋势看,油价在波动中上涨,影响油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高油价时期已高油价的成因
  油价的高涨使得国际市场对此日益关注,关于油价高涨的原因,众多机构和学者都有过分析。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油价长期走势的因素;二是影响油价短期波动的因素。影响油价长期走势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供需;而在短期内,一些突发因素如飓风、地缘局势变化等影响了脆弱的供需平衡;此外,基金也利用这些突发因素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脆弱的供需平衡是影响油价近几年长期走高的基本因素

  (1)石油需求增长迅速

  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只有约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1990年代的100万桶/日的水平。

  经济因素无疑对石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增长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对石油的需求,甚至一些传统的产油国由于本身需求的增加,而转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如印尼;而以往消费量较少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使得国内对石油的需求上涨,如沙特、伊朗等。

  尽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了3%左右的较为强劲的势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更是高达5.9%。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

  ?2石油供给增长缓慢

  OPEC国家是石油供给的主力军。1980年代,由于非OPEC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的增加,OPEC曾削减过其产量,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这对缓冲世界石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石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

  然而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2005年及2006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2004年要小,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OPEC国家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快速下降,使得整个OPEC石油生产受到影响,尽管沙特作为机动产油国试图弥补这些减产,但由于其剩余产能只有2003年时的一半左右,因此不能完全抵消其他OPEC国家产量下降的影响。

  根据统计,2005年开始,供给的增加开始落后于需求,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增长只有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大。

  尽管美国能源情报署在其报告中预计非欧佩克供应将在2006年和2007年逐年递增,会使得全球剩余产能较之前3年略微增加,但OPEC的剩余产能却在下降,目前也只有130万桶/日-180万桶/日左右。

  在欧佩克成员国剩余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像伊朗或尼日利亚这样的产油国生产受到影响,国际市场将面临原油供应不足的危险局面。

  (3)炼油行业的问题

  需求的增长和产量变化给炼油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炼油能力的增长突出地显示了对石油的需求程度,10年前世界炼油能力约7600万桶/日,而今已经上升到8500万桶/日,各大炼厂都在加紧炼油,20年前,美国炼厂开工率约78%?而今已达到90%,在一些国家某些石油炼厂甚至超负荷运行。根据EIA的统计,由于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上升,全球炼厂的开工率从2002年的85%上升到目前的90%。

  石油产品的季节性需求特点使得其价格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然而近年来,由于短期原油供需失衡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石油产品的季节性价格模式变得不稳定。

  炼油业也面临原油品质的挑战。世界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这种需求主要是针对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料等,这就使得炼厂对轻质低硫原油的偏好强烈,但世界原油品质的变化却是朝着重质化和高硫化的趋势发展,美国《世界炼油》杂志的预测认为,世界原油平均API度将从2000年的32.5减少到2010年的32.4、2015年的32.3,而含硫量比例将由2000年的1.14%增大到2010年的1.19%、2015年的1.25%,原油品质的下降使得全球炼油业压力上升,随着对轻质石油产品需求的增加,炼厂不得不提高开工率,一旦石油供给出现问题或是炼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产出的下降,必然助推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如2005年-2006年期间美国的飓风使得 墨西哥湾地区的炼厂受到巨大影响,因而造成石油产品价格的上升。

  总之,从供需角度看,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如此迅速,而作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OPEC剩余产能不断减少,使得石油供给变得不稳定,因此造成石油供需平衡非常脆弱,如2006年上半年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设施受到袭击而造成10%-20%石油减产,就给石油市场供应能否得到保障带来了不安。
 2.非商业性的投资基金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供需因素造就了此轮油价的整体上升的走势,然而各种投资基金利用造成这种脆弱供需平衡的各种因素作为题材炒作,助长了短期内油价的波动。

  (1)投资基金对油价的影响越来越大

  尽管纽约商业交易所对2004年1月到8月的数据研究表明,基金对油价的波动性和交易量并没有造成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但是通过对基金总持仓量和净持仓变化量与WTI价格变化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基金总持仓量增加或净持仓量增加时,WTI价格呈上扬走势;反之,当基金总持仓量或净持仓量减少时,WTI价格呈下降走势。

  (2)地缘政治等频发事件,为基金的炒作提供了题材

  近年来,由于前面所述的脆弱的供需平衡为金融市场利用国际上频发的地缘政治事件进行短线操作提供了可能。伊朗核问题、尼日利亚石油设施受袭击、沙特炼厂遭遇恐怖袭击、朝鲜半岛核问题、黎以冲突、气候因素都给基金的炒作提供了题材。这些因素中,有些确实对石油的供给带来了影响,如尼日利亚石油生产中断和美国飓风对墨西哥湾地区的破坏等,这些事件造成了石油供应的减少,不仅仅是在心理上对市场是种打击,对市场本身也造成了影响;朝鲜、黎巴嫩、以色列等是非石油生产国,在这些地区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是在心理上对市场造成影响;基金则利用这些事件的发生,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上的进出,助长了油价在短期内的波动。

(来源:国际机械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