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苏里格气田不再“沉默”

苏里格气田不再“沉默”

      2007/11/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3

中国阀门网】我国各大气田中,苏里格气田高居储量排行榜首位,但在横空出世之后却因单井产量低、产能建设难度大、开发效益差而经历6年的“沉默”。

  金秋十月,苏里格气田传来好消息,通过十几年的攻坚啃硬,中国石油不仅开始规模开发这个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还摸索出一条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低渗透气田有效开发的新路子。

  从地质储量变为油气产量,作为开发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油气田地面建设一直以来受到普遍关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油田地面建设方面创造了马岭模式、安塞模式、靖安模式、西峰模式……这一个个打下时代烙印的油田地面建设经验,使中国石油开发效益逐渐提高。

  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加快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开发步伐,遍及全国的天然气供输管网,尤其是中国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的贯通,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中国石油先后建设克拉2、迪那和英买力等气田,探索孕育了克拉2气田、靖边气田等地面建设经验,为实现京沪等地安全平稳用气作出很大贡献。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横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在内蒙古第二大沙漠毛乌素沙漠边缘,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但却属于“三低”气田。为增强供气保障,降低建设成本,取得开发效益,苏里格气田近两年地面建设都是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地面工程建设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为实现连续作业和均衡生产,去年,长庆油田公司创新思维,提出在苏里格开发中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即在场站建设中实施标准设计、深度预制、撬装化施工,并将苏14区作为试验区,在地面工程等三个方面创新集成应用12项经济有效开发特低渗气田的配套技术。其中,井下节流技术的创新突破,使中低压集输系统在苏里格气田投入工业应用,单井地面投资比原来降低50%。

  金秋的内蒙古乌审旗,淅淅沥沥的小雨打落了沙漠上空飞扬的尘埃,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专家调研组专家犀利的目光落在苏里格气田苏14试验区块的每个角落。苏里格气田地面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接受长庆油田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以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相关部门专家的检查。

  在长庆建设工程总公司苏里格前线预制厂,记者看到工人师傅在撬装化的切割机、弯管机旁现场组装、焊接。

  “提前预制能大大缩短苏里格气田的建设时间。”据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李安琪介绍,统一平面布局、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单体安装尺寸,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和建设质量,还降低安全风险,节省综合成本。同时,有利于施工的均衡组织,有利于以人为本的体现,有利于EPC(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推行。

  通过井场、集气站的优化简化以及标准化建设,主要设备定型化、系列化,物资采购规模化、集成化。这对于苏里格气田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极具推广价值。勘探与生产公司副总经理刘圣志算了一笔账:“如果苏里格气田200亿立方米产量建设,按每口井年产1万立方米气计算,总共需要打井8000多口。除了钻井费用,地下密密麻麻的天然气集输系统投资就非常可观。从井口到净化厂如何优化?这非常关键。此次设计理念超前,施工技术也大大提高,通过标准化建设,以及工程技术的突破,必将对苏里格气田的规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有专家认为,苏里格气田标准化建设建立了中国石油低成本开发的新模式,为其他深、低、难、稠以及海洋油气田的地面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在地面建设领域,苏里格气田的标准化建设模式和经济评价标准,有望揭开中国气田开发史上更加壮丽辉煌的篇章。

  苏里格产能建设是中国石油多年来的一场大会战。从一穷二白开始开发苏里格到现在,这场会战的根本动力就是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统一井口气价,利用新技术提高产气量,降低成本,增效创收;在同一平台激励创新,竞技艺、比贡献。

  在苏里格气田建设现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有关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苏里格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创新,是中国石油地面建设的实质性变革,是大规模气田建设的必由之路。”

  如今,曾一度被认为是世界开发难题的苏里格打破“沉默”,朝着“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的现代化大气田迈进。

  背景链接:

  人们日常所看到的油气田,大部分指的是地面建设部分。

  随着天然气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作为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这个大气田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田,呈现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低产等特征,即储层连通性和渗透性差,单井控制储量小,日产量下降快,稳产难,经济有效开发的难度非常大,被专家称为世界级开发难题。

  因为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6年来苏里格气田只能边建设边开发。因为地面建设必须服从地下气藏情况,而地下气藏分布又需要开发提供数据来作进一步分析判断,这给地面建设带来很大的难度。井场、集气站设计标准化和标准化建设适时解决了一系列地面建设难题。

(来源:中国石油报)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