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在中国石化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家规家法,使人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传统做法更趋于规范化,使制度规定更加系统化,使管理行为更加程序化,既较好地控制了经营风险,也规范了管理者和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集团公司非上市单位内控制度试行一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石化内控制度是总部根据美国“萨班斯”法案、上市公司监管要求以及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制定,并相继在股份公司分(子)公司和非上市单位推行的企业管理方式。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在非上市单位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编写阶段。在开展前期调查研究和学习内部控制基础理论的基础上,2003年4月开始组织非上市单位编写内部控制制度,其间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同时征询总部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的意见,并专门征询了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会计学会和有关专家的意见,2005年11月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式稿。同年12月,集团公司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要求在非上市企业试行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阶段是内控试行阶段。2006年3月的财务工作会议,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开展试行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自此开始,组织所属单位根据集团公司内控制度,结合自身管理实际编写实施细则,并组织具体试行工作,研究解决试行中的问题。同时,广泛宣传动员,组织不同层面的教育培训,到企业调研督导,研究制定检查评价办法,制作检查评价模板。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工作,集团公司于今年8月组织对所属单位试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
内控制度试行以来,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控制意识不断增强,企业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内控意识在逐步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使企业呈现了宣传动员广泛,学习培训扎实,办事遵循程序,执行制度严格的良好局面,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和自己的行为规范,一方面通过执行内控程序来查找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内控制度来查找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为防止内控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加强决策机构的风险控制,集团公司自2007年1月开始组织梳理总部机关层面的主要经济业务,编写工作流程,清理各项管理制度,对重大经济事项研究设定分级控制权限。截至目前,总部机关主要经济事项的内控流程已经建立,正在讨论修改,待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相关负责人表示,内控管理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中国石化将加大力度,逐步推进内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内控环境建设,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完整构建内控体系,在逐步规范审批权限、不断完善内控业务流程、定期梳理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管理控制要件的规范化、完善考核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促进内控制度与日常管理更加紧密的结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关负责人说,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在集团公司建成以经济业务为主线,以相关配套制度为依据和标准,以业务流程为规范,以监督检查为保障,以非上市和上市两部分为有机组合的,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