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于10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节能法规定,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逾期不改正,将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最近几年,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问题一直饱受 因此,立法取消福利能源成为众望所归。问题在于,立法能够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法律的惩罚力度仍显得疲弱。根据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逾期不改正,将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倘若某垄断企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只要不被发现就万事大吉,被发现了倘若在一定期限内改正也没有关系,只有当“逾期不改正”时,才可能被罚款。即使以二十万元的罚款上限来看,它对垄断企业的约束力又有多少呢?有几个垄断企业会真正在乎这种轻微的罚款?更何况,这笔罚款同样可能作为成本被转嫁到公众身上? 而且,垄断行业向单位职工提供福利能源,并不仅限于“无偿”和“包费制”两种,他们还有许多变通措施可以选择,比如,“优惠”提供能源福利等等。这些方式就能轻易避过法律的惩处。 其次,如果垄断企业不再向职工提供福利能源,而是通过提高工资、奖金的办法,同样可以达到变相提供垄断福利的目的,而目前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状况仍然缺乏刚性的制约措施,随意提高工资、奖金等现象在垄断行业仍然比较普遍。 应该认识到,垄断福利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存在,根源在于相关企业所处的垄断地位,这使得垄断企业的成本无论有多高,都能轻易转嫁给公众,在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没有竞争压力、没有缩减成本动力。只有当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成本过高的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压力,它们才会有控制成本的动力,也才会主动降低乃至消除“福利腐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