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强化科技攻关 克服三高劣势 本报10月18日讯 记者郑干臣报道:位于河南油田魏岗区域的原油高含蜡、高凝固点,开发十分困难。该油田通过注水方式优化开采,并实施化学降凝配套措施,使标定采收率达到44.9%;张店油田通过地震、地质结合,采用大斜度定向钻井技术,使404万吨储量得到有效开发。对断块油藏进行精细构造研究,配套实施开发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河南油田面对老区稀油油田高含水、高采收率和稠油进入高周期开采的不利形势,注重发挥科技优势,强化技术集成应用,管理推陈出新。今年1至9月末,开发生产一直稳踏计划产量步子,生产原油134.87万吨,实现了原油产量硬稳定。 老油田随着采出程度提高,剩余油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河南油田科研人员通过对整装油藏储层结构深化研究,形成了以层系内进一步细分、重组为主要内容的特高含水期井网综合调整技术。他们从三维油藏精细描述入手,细分流动单元,寻找微构造,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更好适应地下剩余油开采的需要,该油田钻井采用大位移定向井、多靶心定向井、侧钻井占到75%。这样能钻遇更多的油层,控制更多的储量,使采用常规钻井方式难以开采的地质储量得以动用。 该油田还配套完善浅薄层稠油组合开采技术,形成了浅薄层稠油蒸汽吞吐配套开采技术、稠油高周期优化开采技术、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后资源二次利用技术。使浅、薄、稠、散的低品位资源实现了有效利用。如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探明的新庄、杨楼复杂断块1676.6万吨稠油储量就通过这些先进技术得以经济有效开发。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次采油技术。针对小规模、小断块油藏,形成了高温聚合物筛选评价技术、聚合物驱油机理及渗流参数研究技术和厚油层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等七项技术。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取得较好效果。高温聚合物驱在江河区Ⅴ上层系,单元日产水平已由注聚前的95吨上升至158吨,含水率由96.1%下降至91.74%。同时拓宽了三采领域,目前二类储量对应采油井有8口已见到明显成效。 努力实施综合管理,把油藏、采油和地面工程联系起来加强管理,加大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力度,注重技术和作业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开发水平和效益。 采油一厂强化开发项目化管理,找准关键环节,瞄准制约生产难点问题,开展挖潜攻关,狠抓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管理运行。从解决制约开发生产方面的问题着手,狠抓降本增效项目管理,开展挖潜增效工作,收到显著成效。该厂今年以来有34口油井实施注水调整取得成效,日产由126.3吨增至186吨,累计增油5704吨;老井措施部署安排320口,增产8.2万吨,实施226口,增产3.61万吨。 (来源:中国石化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