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发改委严控 燃料乙醇项目接连搁浅

发改委严控 燃料乙醇项目接连搁浅

      2007/10/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10月10日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粮油控股拟募资燃料乙醇项目的计划现已搁浅。国家指定的四家燃料乙醇试点企业中的3家都与粮油控股有关系。

  2002年为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供求形势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和丰原生化成为国家首批乙醇试点企业。

  时过境迁虽然上马乙醇项目的热情依然不减但是发改委认为盲目上项目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必须加以严控。

  在此情形之下发改委近日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玉米加工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一些燃料乙醇项目与粮油控股一样纷纷搁浅募资计划。”河南天冠燃料乙醇项目主管吕先生说。

  粮食能源化冷热不均

  眼下粮食问题正由松变紧。

  从某种意义而言燃料乙醇为化解能源晰找到了一条出路。过去在石油资源告急、粮食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国家实施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能源替代战略可谓势在必行。

  1997年河南天冠与高校合作悄然启动了乙醇项目方案。天冠已形成50万吨燃料乙醇的年产能并实现了粮食原料和红薯、木薯的混合生产。”9月10日该项目负责人康东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新上马的3000吨的纤维乙醇项目而今已进入安装阶段。”康东亮估计按照工程进度项目计划于10月投产。

  与天冠的高调不同粮油控股对燃料乙醇项目显得心灰意冷。

  10月10日下午《华夏时报》记者致电粮油控股。接电话的黎先生向记者证实原计划开展的5个燃料乙醇项目其中有3个停止。黎先生解释称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政府不再新增这类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尽管国家对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严格限制一些地方并未停止上马这样的项目甚至变本加厉。如黑龙江产区变销区”依然如故。 国家拿玉米油菜开刀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投资增长最快的是燃料乙醇而发改委9月20日下发的《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显然是有的放矢。对玉米深加工实行项目核准制。”发改委能源处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粮食过多用于加工业必然会导致粮食紧张。”上述发改委官员解释称正是基于此《意见》作出如下规定:将来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如此以来粮食用作乙醇的产量必然受限。清华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认为从政策上看中国将不再新增玉米生产燃料乙醇项目。而著名农产品分析师陈保民的评价是堪称中国玉米加工业政策的最大转型”。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此举是为了抑制通胀因为粮价是通胀中一项重要指标。从去年至今玉米、小麦、植物油相继演绎牛市行情的背后是全球粮食能源化在作祟而中国粮食同样难逃能源化之痛。

  发改委获悉政府之所以对目前最热门的两个粮食能源化品种——玉米和油菜开刀”原因很简单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资料显示十五”期间玉米深加工转化玉米消耗数年均增长14%而同期玉米产量年均增长仅为4.2%。为抑制这种盲目扩张《意见》规定十一五”期间将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

  与此相同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严格控制油菜转化生物柴油项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丽娜认为该决定从控制需求角度稳定当前植物油价格以堡国家粮食安全。

  企业急需转变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急需转变生产经营策略。

  生产燃料乙醇需要国家批准而酒精转化为燃料乙醇仅一步之遥不少企业因此转战乙醇上游的酒精产品。在这些企业看来只要市场有需求酒精项目很容易转产燃料乙醇。

  规避国家立项门槛的限制。”一位乙醇项目的经理说生产生物化工产品也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比如一些燃料乙醇企业的玉米深加工项目主要产品乙二醇、乙酸乙酯都从石油中提取。

  相对而言从事玉米深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按《意见》规定: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总投资的2.5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等等。上述门槛非常厉害可说是限小助大”。

  一般情况下在上马新项目时企业自有资金30%就够了其余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承认实行粮食新政若投资的燃料乙醇项目需要15亿元其净资产需要30亿元”。

  中国农业已没有太多潜力可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柯炳生坦承找一个工业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最佳比例做到既不影响农民利益又能保证粮食安全。”

(来源:华夏时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