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地质导向钻井破解薄层勘探开发难题

地质导向钻井破解薄层勘探开发难题

      2007/10/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9

中国阀门网】地质导向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是使用随钻测量数据和随钻地层评价测井数据,以人机对话方式来控制井眼轨迹的技术。

  由美国斯派里森公司生产的FEWD地质参数无线随钻测量仪与随钻测井仪相比,具有测点靠近钻头、探测深度大、垂直分辨率高的优点。在轨迹控制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剖面要求,可采用定向造斜和转盘钻交替进行调整井身轨迹,使得实钻轨迹沿设计和预测趋势发展,以达目标点,而且使井眼光滑畅通,有利于携砂、清除岩屑、保证钻进安全。井眼控制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钻具组合选用、测量技术、井底预测技术、影响轨迹控制因素分析和实时综合分析技术等几个方面。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不同区块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实钻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油层埋深与设计深度差异大;水平段油层埋深在横向上变化不一;不同区块工具造斜能力和地层对井眼轨迹的影响不同;测量数据的相对滞后;老平台钻井的防碰问题在水平井钻井中更为突出。挖掘薄层剩余油

  当今我国油气资源整装的大而肥的油田越来越少,剩余油资源的品位愈来愈差,我国已开发数十年的玉门、大庆、胜利、中原、四川、延长、新疆等老油田中夹层、薄油层、低压低渗透低产储层、难产储层、非均质储层越来越多,钻井施工难度大、速度慢、周期长、成本高、单井产量低,成为制约老油田勘探开发的瓶颈。

  而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既能拿储量、拿产量,又能提高钻井效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撒手锏”。矿场应用效果好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以油藏为目标点,通过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滑动和转动钻井方式,使井眼轨迹在油藏中钻进。

  在施工前,通过采用RTGS的软件模拟生成的邻井二维地质电阻率模型图,与实钻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及时进行修正井眼轨迹。该系统的关键是对邻井资料和收集处理和实时测井数据的分析判断,确保避水高度及油层最大钻遇率。

  2004年12月,胜利钻井研究院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随钻测井仪,能在钻井过程中实时传输伽马和电阻率等地质参数。尤其在中17-平406钻井过程中,随钻测井数据显示与地质所设计的情况不相吻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随钻测井曲线及时调整方案与参数,最终使井眼轨迹穿透了300多米油层,油层穿透率大幅度提高。迄今胜利油田已完成30余口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试验,识别油层厚度的能力已由原来的4米提高到目前的1米,地质导向水平井的油层有效穿透率达到85%以上。

  同年,胜利油田渤海钻井一公司45689队承钻的高难度三维绕障水平井——埕71-平4井顺利完钻。这口薄油层水平井的设计井眼轨道与埕24-84井、埕24-斜8井有防碰要求,其中与埕24-84井实钻轨迹最近距离不足2米。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三维实钻轨迹精细跟踪与预测,对防碰点加强监测措施,成功地穿越防碰点,创造了最近距离的绕障纪录。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我国西部塔河油田功不可没。2004年,西北分公司根据塔河油田在部分低幅圈闭具有油层薄、夹层多、储层纵横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底水极易钻进、油藏开发效果差的特点,大胆运用导向钻井技术首次在TK238H井顺利完钻,最大程度保持了井眼在优选层位中钻进,用6毫米油嘴自喷求产测试日产液量228立方米,钻井效率提高20%以上,并消除了用螺杆钻进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该技术早完井、早投产、早回报的特点。

  接着,为开发塔河油田2号区块,完善三叠系中、下油组开发井网调整,西北分公司又在塔河1号区块连续部署了TK119H和TK122H两口水平井,采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进行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难采储层获新生

  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复杂油气藏配套钻井技术及关键装备研究”和中国石化集团“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以新型正脉冲发生器、随钻自然伽马测量、随钻电阻率测量、井下智能数据控制平台、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地质导向测井随钻解释平台和远程专家支持决策系统等为核心的地质导向钻井工艺和随钻测量仪器开发技术,完成了多口井薄油层水平井的现场试验,水平段井眼轨迹的平均油层有效延伸率达94.3%,并已推广到江汉油田和江苏油田,均见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据专家预测,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突破将为国内低产、低压、低渗透薄油层和难采储层的勘探开发带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来源:石油商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