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经过多年的建筑市场整顿和制度建设,建筑市场管理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在9月27日建设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王素卿对当前建筑市场的监管现状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做了通报。
王素卿认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市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固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由18527亿元增加到40975亿元,年均增长22%,建筑业增加值由7005亿元增加到11653亿元,年均增长13.6%。2004~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7%。
法制建设做保障
近几年,在产值上有着稳定增幅的同时,建筑业的“走出去”以及对外开放也有着巨大的发展。
建设部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累计完成营业额1658亿美元,签订合同额2519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截至2006年10月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国境内设立了1400多家建筑设计或建筑业企业。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业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创造了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王素卿认为这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建设部与商务部还共同研究制定了支持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
另外,自2005年以来,建设部又修订和出台了7项部门规章,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外商投资建设工程服务企业等5项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2项个人执业注册管理规定。还颁布了《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以及《工程建筑设计资质标准》等4个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同时还启动了《建筑法》的修订工作。而2007年初印发的《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公布的175条《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被认为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在此基础上,建设部还通过对建筑市场招投标环节的违规问题,工程承包中的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规范了市场秩序。
据统计,2002年~2006年,房屋建筑投标承包面积占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比例从76.7%上升至82%。此外,97%的地级城市建立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变分散招标为集中招标。“可以说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招标的外,应招标的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实行了招标。”王素卿说。
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监管
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建筑市场下一阶段的工作,王素卿明确指出,在完善招投标制度方面,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管,将会是重点。
为了抑制招标人通过资格审查排斥潜在竞标人的现象,她表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格审查办法》也会研究出台,以研究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并解决当前最低价中标带来的某些弊端。
[Page]
为了整合现有资质、质量、安全、招投标违规处罚、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建设部将努力促成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国建筑市场统一信用信息平台。这套系统可以及时采集并向社会披露市场主体诚信情况,并尽快形成失信惩戒和社会监督机制。
另外,国际通行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也将得到建设部的大力推行。除了修订出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外,建设部还将组织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和《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
王素卿表示,建筑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将会被重点研究,并且建设部将会同商务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加快《对外工程承包条例》的出台,以便有关部门提供对策和服务。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