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新休假方案进入最后论证

新休假方案进入最后论证

      2007/10/1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3

中国阀门网】随着第25个黄金周落幕,内地再掀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香港《文汇报》报道,从“黄金周”实施9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当国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

  衍生的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日高。报道称,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势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七年后的2006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7832万人次,旅游收入368亿元。从“黄金周”飞速攀升的统计数据可看出,“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

  拉动内需旅游收入急增

  报道称,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今年“十一”开始后,北京故宫连续4天接待量超过最大容量,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区的接待量纷纷告“挤”。为了规避每个黄金周必现的游客“井喷”情况,四川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今年“十一”不得不痛下“猛药”,首次实行游客限量分时进沟的规定。黄金周极盛,过后急衰,使得旅游景点犹如经历“痉挛”,很难实现管理上的平稳过渡。更令人忧虑的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景点损耗等“后遗症”,代价难以估量。

  除了景点承受重压,黄金周出外人数激增亦带来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泛社会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建民指出,“黄金周”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国人休假的办法,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消费而匆忙出台的替代措施。旅游管理部门将“黄金周”的休假方式向旅游方面的误导,令“黄金周”几乎变成了“旅游黄金周”。13亿人的集中休假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也暴露出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

  内地媒体今年针对黄金周制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被访者支持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针对“黄金周休假方式是否需要改革”这一问题,3071名参与者中61.46%的人明确表示赞成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早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后内地将取消“五一”黄金周,有关假期日数将分摊到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

  调整休假或撤五一黄金周

  国家旅游局相关官员向该报明确指出,有关部门对现行的休假制度进行调整是必定的,各部门经调研得出的具体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依法律程序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位官员表示,“黄金周”这一现行休假制度保留与否,以及将传统节日增设为法定假日,并非一项简单工作,必须经过慎重研究后才能决定,有关新休假制度的具体方案虽已基本确定,但仍未能公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被纳入法定假日。


(来源:新华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