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计算机、英语、会计、心理咨询……多一个证书多一分底气? “我都已考了四个证书了,但招聘单位却还是说我的资历太浅了,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上月底在东莞的一场招聘会上,湖北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朱无奈地对记者说。招聘会现场,拿着多项证书求职成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固定模式。而证书不多的一部分毕业生还选择了利用离校前的这段时间继续进培训机构“考证”。 大学生为增含金量热衷培训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注意到,手持四五张证书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证书更是五花八门,计算机、英语、会计、心理咨询等都有。部分毕业生表示,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含金量,在激烈的就职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大学毕业如能顺利找到工作,我们何必要去苦苦培训?”现场采访中,一些毕业生向记者大倒苦水。来自江西的小洪是内地一高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因为应聘时被“工作经验”这道“槛”卡住,在东莞打工的洪父不得已将儿子送进培训学校。洪父对记者说,现在一项培训多则几千元,少的也要几百元,但为了儿子能顺利找到工作也只能再咬咬牙。毕业生小李在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五本证书后说,其实我自己也知道,这么多证书到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着,可大家都争着考证书,自己不考总觉得在求职时底气没别人足。大学生热衷参加培训,让东莞的很多培训机构大热。在东莞市一培训学校模具培训班的60多名学员中,有1/3是来自今年各大高校即将毕业的应届生。该培训学校负责人透露,目前还不断有应届生来电咨询相关培训事宜。 招聘企业担忧突击培训蔓延 对于应届生进行突击培训的现象,招聘企业反应不一。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证书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并没有什么决定性。某五金塑胶电子厂招聘代表谢先生在肯定此举对应届生求职“会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表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据谢先生介绍,就模具来说,工厂一般分学徒、师傅和技术员三个级别。应届生进行培训后,能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提前进入状态,但要想指望通过培训就跳过学徒这一关直接进入第二级,依然存在难度。而更有一些毕业生为了省时省事,不惜拿钱“买证”,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就业平衡。世界500强富士康集团一招聘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现象表示了担心。该负责人表示,大学生首先还是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如果理论知识还没有掌握好又急着去学习技能,并不值得提倡;如果这种现象蔓延,则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他表示,高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级人才,如果大学生都去学习具体技能,那么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的高级人才又从哪里来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