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专家预计:未来两年石化行业将持续景气

专家预计:未来两年石化行业将持续景气

      2007/10/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5

中国阀门网】上半年,石油化工行业持续景气,已公布业绩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9%,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49.5%,毛利率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营业周期由360天下降至121天,各项财务指标显示行业运行趋势良好,上市公司受益颇多。预计,未来1-2年,石油化工行业的景气趋势将持续。

  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强劲的增长预示着能源的旺盛需求,在世界原油储采比较低、主要产油国剩余产能有限、欧佩克对油价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原油供给呈现相对刚性的特征,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

  如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重化工业进程带动国际油价跃上新台阶,同样的一幕正在中国上演。我们预计原油价格将维持高位,但替代能源的发展和价格上涨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也封杀了油价进一步冲高的空间,近两年油价涨幅将明显放缓。

  世界炼油行业将继续“黄金时代”。由于环保原因和投入的不足,近20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炼油行业几乎没有新建产能,仅有的投资也集中在老装置的改造升级上,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了成品油、化工等产品的旺盛需求,行业供需在2004年悄然发生逆转,持续低迷后逐渐走出谷底,迎来“黄金时代”。

  据统计,未来全球炼油在建产能仍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至2010年前增加约3亿吨炼油能力,平均每年增加200万桶/天,基本与需求量相当,2010年前国际炼油行业将维持景气高位。

  以乙烯为核心的石化产业景气度稍弱于炼油,但仍然维持相对景气。2010年前的世界新增乙烯产能30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中国,前者投放量在2000万吨左右,后者投放量800万吨左右,而预计同期世界乙烯消费增长量在2800万吨,其中中国增加当量消费800万吨,占需求增量的28.5%,新增供给略大于需求200万吨,鉴于中东地区乙烯装置的投产速度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一直较为缓慢,所以乙烯供需在2010年前不会发生明显的逆转。

  我们倾向认为,高油价和中东产能投放速度放缓延长了本轮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2009年以后中东低成本石化产品可能对中国石化(18.38,0.22,1.21%)产品市场造成短暂冲击,从而带来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预计2010年中国的乙烯当量消费将达27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其中50%的产品依然依赖进口。

  2006年我国原油表观需求3.22亿吨,进口依存度45%,预计2010年原油表观需求将突破4亿吨,届时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旺盛的需求及与国际接轨的油气价格确保相关能源提供商仍是超额利润的获得者。

  国内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但考虑到它“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它的推出将是缓慢有序的,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释放国内炼油企业利润的预期应保持一份冷静和理智。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的管制只是适当平衡上下游利润,熨平行业周期波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景气趋势。

  国内的大型石化企业大多隶属三大石油集团,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性决定了较高的行业集中度,石化企业相对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地转嫁成本,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国内石化企业将享受“蛋糕增大”的丰厚利润。

  除了一体化的石油化工企业,我们还看好国内精细石化产品提供商,尤其是一些化工新材料企业,包括工程塑料、有机硅等子行业内的优质企业。随着消费的逐步升级,国内化工新材料需求强劲,供需缺口较大,在国家针对民族产业的扶持和保护下,一些子行业内优质企业将承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成长为业内龙头,投资者将充分享受到这些企业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带来的收益。

  在能源、资源价格上涨、消费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产业链两端。首先,价格的上涨及行业相对垄断的特性决定了上游油气提供商仍是超额利润的获得者;其次,靠近产业链下游的精细化工产品提供商对某种原料价格波动不敏感,在市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业绩的稳步增长;建议回避两头(原料、产品)在外的充分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

(来源:国际能源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