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发改委再度整顿小炼厂 500万吨可能是门槛

发改委再度整顿小炼厂 500万吨可能是门槛

      2007/9/2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0

中国阀门网】8年之后,国家发改委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小炼厂整顿风暴。

   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全国产能500万吨以下的中小炼油、化工企业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目的是确定下一步调控国内中小炼厂的节奏和力度。

   自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清理全国100万吨产能小炼厂之后,中央清理小炼厂的号角再次吹响。

   本报从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石化处获悉,国家发改委将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对全国中小炼化产能进行调控,而出台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将是《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去年1月出台的《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2010年前,中国将力争淘汰低效炼油能力2000万吨左右。而这部分落后产能几乎均集中于国内民营小炼厂。目前,中国民营炼厂的产能在3000-5000万吨。

   9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上报产能500万吨以下炼厂情况。

   9月20日是各地发改委上报调查结果的截止日期,但山东、河北等中小炼厂集中省份的数据均没有统计上来。山东省发改委的官员解释说,调查涉及的企业较多又比较分散,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此次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原油供给和炼化情况,在建项目的设计规模、建设进度等。中石油、中石化等几大能源巨头,以及所有地方炼油企业都在此次调查之列。

   发改委石化处官员称,此次调查的目的,不在统计产能,而是侧重于“全面掌握中小炼厂尽可能详细的情况”。

   目前,世界平均炼化规模已经达到600万吨,而中国尚不足300万吨。《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10年,企业炼化平均规模达到570万吨。

   中石油北京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说:“目前我国小炼厂的产能大多都在500万吨以下,甚至还有几十万吨的。小炼厂既没有规模效益,又不符合炼油规划,再加上‘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压力,小炼厂肯定会被关掉。”

   业内人士介绍,“1999年已经清理整顿过一次,但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小炼厂变相加工原油,有的是以合法的‘沥青厂’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地下的‘土炼厂’。”

   上述石化处官员没有透露中小炼厂整顿的具体时间表,但他表示,“一切都取决于调查的结果”。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官员表示:“酝酿中的调控政策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500万吨以下的中小炼厂一关了之。”

   按照《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国家在关停2000万吨落后产能的同时,会对达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炼厂实施扩能改造,提高产能。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表示,这意味着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炼厂可能因为新政策出台而受益。

   不过,董秀成表示:“这些地方小炼厂,即便发改委想关,也不一定关得掉。”

   1999年5月的小炼厂整顿风暴,国家经贸委关停了当时全国193家小炼厂中的111家,63家地方小炼厂和19家两大集团所属的小炼厂得以保存。63家地方小炼厂也随即被两大集团“收编”,成为上没有原油采购权下没有成品油销售权的加工车间。

   但小炼厂并没有从此匿迹,随着企业进口燃料油管制的放开,小炼厂遍地生花。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燃料油3000万吨,小炼厂油源并不是很大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中国几大能源巨头炼油产能的高速扩张,可能将使所有的民营炼厂失去生存的空间。

   《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到2010年,全国炼油工业新增原油加工能力9000多万吨;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而日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均已经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炼油扩产计划,在全国拟新建和改扩建30个左右千万吨级炼化厂。如果这些项目获批,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新增炼油产能将轻松超过1亿吨。而在产能总量控制的情况下,百余家民营小炼厂基本被排除在中国扩张产能的计划之外,被关停或许将是中国绝大多数民营炼厂最终的宿命。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