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海油服CEO袁光宇纵论企业发展

中海油服CEO袁光宇纵论企业发展

      2007/9/2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8

中国阀门网上海证券报9月20日报道(徐玉海) 中海油服A股发行期间,公司副董事长、CEO兼总裁袁光宇欣然接受了笔者专访。油价连创新高,将给油田服务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COSL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未来又会开创怎样的发展格局?面对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袁光宇先生如数家珍,举重若轻,折射出这位企业掌门人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商业智慧。

  在他的心目中,“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公司”的战略目标清晰而坚定。而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COSL做出了A股上市的战略安排。未来的中海油服,资本运作的平台将更加完善,资源优化配置、战略协同的效应将更加显著,在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期许中,它必将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笔者:油田服务业对于大家来说都还比较陌生,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行业的基本情况。

  袁光宇:石油工业纵向上分为上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找油和采油,下游是深加工和销售。在上游里,横向上又可分为油公司和服务公司。油田服务就是为了实现油公司从找油、采油到长期生产的目标,为其提供各种技术和服务支持的。油田服务涉及到33个专业领域,COSL目前涉及的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个业务方向,涵盖了其中27个领域。

  市场对油田服务的需求会直接受到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投资的影响。2004年以来,受需求强劲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WTI平均价格从2003年的每桶37.76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每桶62.81美元,目前则一度突破了80美元的大关,高油价推动了对油田服务行业的全方位需求,全球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规模从1999年约110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约2000亿美元,增长了近一倍,油田服务市场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我们预计,今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2500亿,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笔者:那么,在持续向好的行业发展态势中,COSL取得了怎样的市场竞争地位?

  袁光宇:COSL已经拥有40多年的海上油田服务经验,是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可以说,在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个业务领域,COSL都已成为中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的主导者,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我们也正在成为国际油田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目前COSL的服务作业领域除中国海域外,还已延伸至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中东、非洲沿海和欧洲沿海等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油田服务行业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全球领先的油田服务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巴顿和贝克休斯,每年营运收入都在100-2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相比之下,2006年COSL实现营运收入65亿人民币,今年预计达到87亿人民币,与国际巨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要看到,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COSL这些年的发展速度也快于国际同行,我们有信心在未来10左右的时间,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油田服务商,以发展成果证明给大家看。

  笔者:COSL将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和布局,以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

  袁光宇:对于今天的COSL,我有个比喻———“一辆已经驶入洲际高速公路、全速行进的中国产世界名车”。我们已经追赶上了一些“外国车”,但速度还远没有达到一骑绝尘的地步。为此就需要在战略上进行完善和补足。

  首先是技术驱动战略,这是COSL这辆汽车的发动机,但马力还不够强劲。目前公司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优势地位,部分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也有部分技术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本质来看,油田服务行业就是技术服务行业,能否及时采用行业中的先进、高端技术将直接影响公司在国际油田服务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近三年来我们投入了近50亿元用于公司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未来会继续加大投入的力度。

  其次是成本领先战略,这是COSL用以适应多种路况的汽车底盘。COSL是一辆高底盘的“越野车”,可能不如“外国车”好看、高级,但适应能力比较强。成本领先可以让公司在技术优势不足时靠成本对冲赢得市场,更能够保证公司在行业景气度走低时实现持续发展。

  说到成本领先,我们已经从几个方面形成自身的优势,一是体现在作业管理和效率方面,目前COSL在海外作业的项目均高于国际承包商的平均水平。二是在装备管理和供应链方面,我们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因素,装备成本较国外公司要低。实际上,中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除了略逊于美国和欧洲的挪威、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外,在世界范围内仍位于先进水平。三是人力。以美国为例,石油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每年仅仅只有数百人;而在中国,石油院校每年培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在2-3万人左右,COSL因此拥有充裕的、性价比好、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这也构成了COSL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第三是一体化战略,这是COSL特有的核心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发挥本公司业务链完整的相对优势,推行整体解决方案,实施油田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我把它比喻为COSL内饰多样的车厢。

  目前,COSL的服务链在全球范围的同行业公司中是最完整的,我们把行业中其他公司的单项优势如物探、钻井、船舶等都集中了起来。这种独特的业务结构和做法,是符合国际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的。

  由于能源的日益短缺,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重视程度已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跨国石油公司很容易就获取油气资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统计显示,目前掌握在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等跨国公司手中的探明储量不到8%,而80%左右的资源是掌握在主权国家和国家公司的手中。由于受管理、技术能力的限制,他们需要服务商能够做得更多、提供更综合的服务。因此COSL专业分工全、协调成本低、一体化服务的特点将是未来赢得市场竞争的显著优势。

  四是国际化战略,这是COSL把握未来发展轨道的方向盘。我们要成为国际一流的油田服务公司,就必须要走出去,不能只为中国的油公司服务,而要在国际市场上也要树立自身的竞争地位。

  近几年来,COSL在海外市场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但由于基数和规模较小,未来能否实现持续扩张尤其是有质量的扩张,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目前海外业务比例已经在COSL占到2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要向30-40%的比例进军,在保持中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东南亚市场,加强对中东、墨西哥湾、俄罗斯、非洲等区域市场的开拓,实现海内外市场的共同发展,要提高COSL海外业务的覆盖区域和规模,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发展。

  笔者:COSL要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遇到的最大现实困难是什么?此次募集资金投向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袁光宇:现在最大的制约,是在快速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面前,尤其是在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情况下,没有过剩的生产力、富裕的产能去开拓新市场。第二是国际化经验的欠缺,公司的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链和作业流程在全新的环境下要经受考验,确保证作业质量,这需要时间的积累。

  为应对国内外市场对油田服务业务的需求,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资本投入,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22.53亿元和27.19亿元,而未来,公司的资本投入会继续增加。本公司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建造勘探设备及船舶,包括建造400英尺钻井船、300英尺自升悬臂式钻井平台、油田工作船、深水三用工作船、十二缆物探船和深水工程勘察船等,将会使公司的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解除现实的产能瓶颈制约的同时,对于公司加快开拓海外市场,推进一体化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可以透露的是,目前COSL在海外正在进行一些油田服务项目的投标工作,在部分项目的竞争中已取得优势。而在造的钻井船、工作船等设施都已接到offer(订单),现在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在COSL管理层看来,早一步跨出脚步就可以让发展的基础更厚实一些,我们希望尽快充实自身的实力,树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笔者:有统计显示,未来两年内国际上新建的油田服务设施就将陆续投放市场,这是否会引发产能过剩的担忧?

  袁光宇:任何行业的发展总是有周期的,需要看到,油田服务行业现在的高景气度不会天长日久,未来竞争肯定会日趋激烈。但COSL不惧怕竞争,更不会因噎废食,因为竞争而停止自己的脚步。

  首先我们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来看,原油的供需仍会保持相对紧张,预计2007年全球的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将在2006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在北美地区预期投资减少的同时,东南亚、俄罗斯和非洲的勘探开发投资将有较大增长,在中国近海活跃的中外油气公司的勘探开发投资也将持续增长,这将保证COSL的业务增长来源。

  另外,COSL也对在加快新业务领域的拓展。首先我们要做“海陆两栖”的油田服务公司。目前COSL90%左右的业务都是来自海上,但陆上有好的机会我们也不会限制自己。实际上,目前COSL在新疆、缅甸、菲律宾等地都已承接陆上油田服务项目。此外, 随着我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油气公司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采的步伐,COSL的业务范围还将向深水领域拓展。我们将根据国家的能源发展整体战略和发展规划,加大对深水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市场趋向分析,培育深水作业能力,并通过参股和合营等各种方式,形成系统的独立深水作业能力,扩大公司市场空间。

  笔者:可以预期,随着我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大,主要跨国公司也将加快向国内市场渗透和发展的步伐。COSL如何看待来自外资的竞争?

  袁光宇:外资的进军速度,要看中国市场的相对发展速度。同时,他们也面对着越来越强大的COSL的竞争。实际上,中国对外资油田服务业没有设置任何壁垒政策,但长期以来,几大国际公司并没有把中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因为就是中国这个的产业力量很强,有COSL这样的强大竞争对手存在。

  对于国际同业来说,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COSL将如何走出去,不夸张地说,许多公司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到了战略高度来考虑。现在,国际上有很多公司希望能和COSL合作,甚至有购并COSL的想法。对于COSL来说,现在需要充分发挥和努力提升自身优势,灵活利用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促进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作业规模方面的扩张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不等别人打进来,而是积极走出去,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笔者:通过此次A股上市,COSL与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公司是否有未来借助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加快发展的想法?

  袁光宇:过去我们没有做兼并和收购,主要是受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但是仅靠自身的有机增长,一是发展速度慢;二是仅增加资产,市场和客户资源、品牌和技术资源等仍要靠自身逐步积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靠收购兼并手段加快发展,世界油田服务业近20年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COSL未来会充分重视和研究运用资本市场的手段。我们现在在国内是走得快一点、发展好一点,在制度安排上、管理能力上、资源支配使用上具有一些比较优势,但在中国油田服务资源中,我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把分布在国内各油田的服务力量集合起来,本身就有跻身世界前三的规模,资源的需求与配置是在越大的范围内越有效,油田服务业长远的趋势必然是专业化分工,这也让中国油田服务业发展前景更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