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达州篇
发挥“次中心”优势建经济强市
访达州市市长罗强
在成渝椭圆经济圈中,达州地处东北边缘,位置较为“偏远”,该如何融入成渝椭圆经济圈?“打好天然气这张王牌,利用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的地缘优势,发挥‘次中心’作用,和成渝两地实现错位对接”?达州市市长罗强给出了答案。
四大优势无可比拟
据罗强介绍,在成渝椭圆城市群中,达州具备四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达州位于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经济学界有种说法,成都、重庆、西安三市构成了一个“经济金三角”,而达州正处于金三角的腹心;第二是川东交通枢纽。该市距成都、重庆分别只有三个半小时和一个半小时车程,河市机场开通了至广州、北京的航线,襄渝铁路和达万铁路交叉形成“十字架”,达渝高速公路和已开工的达陕高速交叉形成了另一个“十字架”;第三是资源优势,达州拥有全国第三大气田,此外,达州煤炭资源量近8万吨,位居全省前列,苎麻、油橄榄全国闻名。第四,达州处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四大城市的交叉地带,可以形成一个“次中心”。
打好王牌争当主角
达州如何融入成渝经济圈?罗强道:一是当好配角,错位发展。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发达,大竹县的橡胶生产企业为其配套生产车用高压油管。此外,该县盛产苎麻,是重庆制衣业的原料基地;
二是打好天然气这张“王牌”,争当主角。达州天然气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000亿立方米,是川气东送的主力气田。到2010年,可年产天然气230亿立方米,将为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招商引资带动发展
在向外输气的同时,达州加大了招商引资步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30平方公里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17亿元的齐鲁石化、玖源化工,投资5.7亿元的达钢二甲醚,投资25亿元的巴蜀电力等项目落户该园区。到2011年,全市GDP可望达到8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届时,达州将成为成渝经济圈内的经济强市。文/图特约记者谢颖记者路明
宜宾篇
建长江上游次区域中心
访宜宾市市长吴光镭
“在成渝双核椭圆城市群中,宜宾经济区位条件优越,区内资源配套、组合优势明显,独具特色,发展潜力巨大。”宜宾市市长吴光镭如是说。
吴光镭认为,在区位上,宜宾市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是四川、云南连接东南亚的重要节点。在资源上,宜宾被国家确立为水电、火电、核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长江上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要地区。
在产业上,宜宾初步形成了以五粮液为龙头的饮料酒产业链、以天原集团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以丝丽雅集团为龙头的纯棉维卡纤维产业链、以宜宾纸业为龙头的林竹产业链、以水电煤炭坑口电站为重点的能源产品产业链。
吴光镭认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用超越行政区划的本土化视野,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川南经济区等更广阔的范围考虑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的整合,深化与成渝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合作,协作互动,错位发展,构建良性互动发展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
为此,宜宾将充分把握构建成渝椭圆城市群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融入长江流域联动发展格局,加强与长江沿岸城市的优势互补、共赢互利,共同推动长江流域联动发展,在大力发展具有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的同时,重点抓好能源、旅游、现代物流三大新兴产业,构筑沿江工业轴线和南部能源材料工业走廊,打造中国最大的酒业基地、西部能源基地、核燃料组件生产基地,西南最大的氯碱化工、塑胶模具、林竹纸、纺织纤维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西南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努力,把宜宾建成长江上游成渝地区次区域中心和川滇黔结合部战略枢纽。文/图记者田富友陈章采
南充篇
突出区位优势融入成渝借势发展
访南充市发改委主任王星照南充,是成渝经济区“椭圆城市群”中的川东北重镇,在这个椭圆形经济圈内,它具有哪些明显优势?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昨日,记者采访了南充市发改委主任王星照。
区位优势突出
南充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与重庆、成都形成了一个“金三角”。南充市发改委主任王星照称,就“比较优势”而言,在成渝经济区这个“椭圆城市群”里,南充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南充东邻广安,南连重庆,西通成都,北接广元,是政府正着力打造的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四川省确定的未来五年有条件建成的特大城市之一。交通方面,成南高速、南广渝高速连通成都和重庆,将于明年底建成通车的南渝高速,将缩短南充与重庆的距离;达成铁路贯穿南充境内,规划中的兰渝铁路开工在即,该铁路从兰州南下,将在南充形成“Y”字形,直抵重庆和广安。巨大的交通优势,使得南充在成渝椭圆城市群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明显。另外,南充建有机场,支线飞机是从成都向东和从重庆向北的重要通道。
各项资源丰富
南充资源丰富,水能总蕴藏量110万千瓦;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盐储量达1万亿吨,为四川盆地最大的盐盆。正在勘探中的龙岗油气田和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南充,系三国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南充作为全省第二人口大市,市内有高校5所、科技人员10多万人,具有潜在优势。
融入成渝借势发展
王星照称,目前南充已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汽车汽配、丝纺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南充与成渝两地的经济有着明显的互补作用。重庆以重工业为主,成都以高新技术和轻纺为主,南充的汽配产业与重庆的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产业形成互补,而科教、丝纺和物流等又与成都的工业相关联。
在发展中,南充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融入成渝借势发展。首先要主动接受“成渝”经济辐射,利用和依托其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等优势,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搞好产业配套发展,实现“成渝南”经济资源共享、有序联动、甘当配角、错位发展。同时,找准功能定位,以农产品加工、丝纺服装、天然气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和机械汽车汽配、盐卤化工等重化工业,作为融入“成渝经济区”的链接点,通过资本、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文/图记者李罡
广安篇
服务成渝建二级物流中心
访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庭继岗
昨日,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庭继岗说,广安是小平故里,紧靠重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要融入成渝经济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理念上主动融入
在发展理念上,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充分发挥广安的区位、资源优势,抓住建设成渝经济区、兰渝铁路等大好机遇,借鉴成渝的发展经验,主动承接周边城市特别是重庆的辐射带动,促进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上加快对接
在基础建设上,加快对接,大力推进。加强区域间的交通对接,做好襄渝二线、兰渝铁路建设有关工作,加快建设与重庆接壤的县乡公路,加快开发嘉陵江、渠江水运,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并举的大交通格局。着力打造休闲旅游城市。以小平故里和华蓥山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广渝旅游黄金环线,把广安建成成渝两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加大城乡统筹建设开发力度,加快仓储、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服务成渝的二级物流中心和节点城市。
产业上突出特色
在产业培育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尽快形成100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建设一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项目,建成重要的化工基地。积极发展汽车、摩托车配件和矿山采掘等机械制造业,大力发展建材加工业,建成重要的机电配套和新型建材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庭继岗强调,广安未来城市发展定位是:成渝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化工基地、机电配套和新型建材基地、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服务成渝的二级物流中心和节点城市。文/图记者汪仁洪
泸州篇
对接重庆合江是“桥头堡”
访泸州市发改委
四川第一港泸州将如何融入“椭圆”经济圈?昨日,记者从泸州市发改委获悉,泸州将对重点放在紧邻重庆的合江县。目前,“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
合江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会节点之一,沿江岸线14公里,占地约18平方公里的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东与重庆江津接壤,南与贵州习水相邻,西南角与产煤大县叙永相接。即将动工修建的宜宾-泸州-重庆沿长江高速公路,在园区规划有互通式立交一座。届时,合江距泸州机场、火车站、集装箱码头约50公里,距重庆绕城路(二环)仅57公里,完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合江将积极融入重庆经济圈,充分利用廉价便捷的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优势,积极引入和发展汽摩零部件产业,为重庆汽车、摩托车生产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鼓励和吸引重庆企业来合江投资,主动承接重庆汽摩配件产业对外梯度转移。
按规划,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初期发展阶段的目标,是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重点开发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配套发展港口物流业。中期目标,依托重庆汽车产业,承接重庆、德阳及发达地区机械加工类的转移,重点发展以汽车摩托车配件、重型机械产品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食品加工以及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业,并向科、工、贸、商、住多功能复合发展方向转化。远期目标,预计到2020年,新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园区年产值450亿元以上,年利税超过100亿元。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