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两表一卡”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两表一卡”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007/9/2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

中国阀门网】江汉油田深化HSE管理体系运行,全面推行“两表一卡”现场管理模式,使员工轻松走出“要我安全”的樊篱,实现了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跨越

  本报记者 李祖诗9月20日讯  

  如果接连两天干同一项工作,前一天已经对这项工作进行过风险评估,今天接着干时,还需不需要再次进行风险评估呢?

  “两表一卡”是指工作危害分析表、安全检查分析表和隐患报告卡。它是江汉油田在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学习借鉴国际项目HSE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的产物。江汉油田推行“两表一卡”现场管理模式后,员工每干一项工作之前,都必须根据这项工作的工艺流程以及作业步骤,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存在的危害及后果,制定防范控制措施。即使是相同的工作,也决不以工作简单或经验丰富为理由而懈怠,因为昨天的时间、环境、气候和今天完全不同。

  员工通过分析,认真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表。同时,每天将岗位上所有设备设施,按巡回检查路线及控制点在安全检查分析表上一一列出,并在班前安全检查后进行安全分析,发现问题和隐患,立即整改。这一管理模式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的同时,规范了所有员工的岗位行为,促进了员工学技术、学业务,提高岗位技能的积极性;也使所有生产设备设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油田钻井、井下作业、采油、地震资料采集等都在野外,工作环境艰苦,连续作业时间长,大型搬迁、安装作业频繁,无论是人的行为还是物的状态,都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和防范难度大。近年来,该油田先后有13支施工作业队伍走出国门,这给现场管理和安全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6年,江汉钻井公司在国外钻井项目部检查工作时,发现甲方推行的隐患报告卡和工作危害分析表,与HSE管理体系有许多类似之处,且其表格化形式更具可操作性。于是,他们结合推行HSE管理体系和生产实际,在一表一卡的基础上,设计出“两表一卡”及其实施细则,并于今年5月开始在公司全面推行。在70157钻井队,外国监督非常惊讶地说,在中国陆上钻井队推行这种管理模式还是第一次发现。

  隐患报告卡起源于美国杜邦公司,是关于安全观察、分析、制止、交流的表现形式。它把管理触角从员工的工作场所,延伸到8小时以外隶属于工作区域的生活场合。报告内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影响4个大项,涵盖安全帽、保险带、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设备缺陷、无证上岗等47个小项。报告卡只作发现问题的线索,不作处罚依据,员工填报时,只填现象、事件,不指名道姓。报告卡收集起来后,由安全员和安全责任人统一归类并组织整改。因权限、资金等因素整改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报告,由上级组织整改后“关闭”隐患项。

  “两表一卡”管理办法能有效增强全员的危害识别意识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隐患、前移事故控制关口。江汉油田及时对钻井公司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完善、提高,并结合油田生产实际,编写出“两表一卡”模板和“班组安全活动指南”,下发到基层班组。7月初,该油田召开“两表一卡”安全管理经验推广现场会,专门成立推广工作小组,在全油田推广实施“两表一卡”管理办法。目前,该油田员工队伍中已悄然发生很多变化——HSE管理意识和理念逐步增强,一些“低、老、坏”毛病正在逐步减少。

  近日,集团公司安全检查组在江汉油田检查时,安全环保局局长徐钢等对“两表一卡”管理办法给予了高度评价。青岛中化阳光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HSE专家在江汉钻井复评审核HSE管理体系时,也认为“两表一卡”是HSE管理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