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新华日报9月14日讯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2006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4.0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3%,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开局。 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江苏省面临2000~3000美元/人均GDP的发展瓶颈,在能源、资源和可持续性方面挑战突出,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国土承载力非常有限,伴随工业、农业、人口、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负荷,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都不堪重负,甚至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如太湖发生的污染状况,就是一个信号,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资源利用率低,且人均量匮乏,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值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探明石油储量人均占有量仅10吨,居世界第41位;煤的人均储藏量约462吨,为世界人均数的46%;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人均资源为世界人均矿产资源的1/3;铁矿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42%。矿产资源,石油、煤炭、水泥、铁等有限。煤炭是当今我们能源的主要来源,占能源消费总量中的70%。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等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节能与减排宜统筹规划 节能与减排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也互相制约的。节能,要少用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排受节能的约束,同时也有赖于科技进步,以用于提高减排能力和降低排放水平。节能与减排宜统筹规划,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更加有效地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坚持存量抓重点、增量抓调整,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依法淘汰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装备和产品。加大力度,安排实施,重在落实。 科教支撑节能减排 科学和技术方面,关键在节能和节约资源。如节电,空调从24度调高到26度,可以节电10%。在用电高峰,城市供电负荷约30%为空调用电,因此是一举多得的大事,节约煤、少用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单位GDP能耗水平,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高达12倍,消耗自然资源量比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也有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级升高的态势,江苏省2005年单位GDP能耗为0.92,在东部各省中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全国单位GDP能耗1.22的平均数。 尽管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效益型的转变程度还不够;产业结构也不够优化,产业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高,是资源、能源输入型省份,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依赖仍比较严重。在技术层面上,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如工业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结合,以实现节能同时减排。同样的单位GDP能耗,可以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比如生物质能、太阳能、核能等,它们对江苏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知识生产的主要基地,应当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好服务,南京工业大学在工业生物技术、水处理等关系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开展攻关、提出了“建立生物治理系统”、“利用水葫芦清理太湖蓝藻和水下污泥”的建议,取得了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一批成果,为国家和江苏省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贡献。过去人们对工业污染较关注,下了大力气整治,取得一定效果,但对城市污染及其管理和防治不够。实际上,水体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农业污染的科普防治问题更加突出,需要人人增强环保科普意识,注重防治生活污染、城乡污染和农业污染,全社会都来参与节能减排。 江苏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华日报9月14日讯(魏启东) 江苏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利用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1、太阳能。江苏太阳能资源在全国省、市、区中属于中等水平,苏北年日照时间2000-2600小时,苏南年日照时间1800-2000小时。江苏太阳能热利用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的发展,近20多年来,全省从事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生产、安装服务的企业已有180多家,年产量700-800万m2,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去年全省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300万m2。2002年成立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产业的高科技企业,目前生产能力已达到120MW,是国内最大、世界前十位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由南京市科协主席张耀明院士牵头,与河海大学合作,2005年在江宁建设了一座发电功率为70kw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该系统是我国第一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2、风能。江苏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沿河、沿湖及丘陵山区。江苏东部沿海30km范围内是风力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沿海地区已建立10-70米测风塔20多座。江苏的许多高校如徐州的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都在积极介入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有的项目已进入商业化的阶段。 3、生物质能。目前江苏生物质能燃烧用于发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燃烧秸秆发电型,代表项目为如东25MW秸秆焚烧发电项目;二是秸秆气化生成可燃气体用于内燃机发电,其代表为江苏省兴化中科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三是掺烧或混烧农作物秸秆型,其代表为丰县鑫源生物质环保热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江苏第一座焚烧垃圾的发电厂——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批准的第一家综合利用处理生活垃圾的环保热电厂示范工程。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发电量2亿度。江苏已建和计划在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现有10座,它们分布在无锡、江阴、苏州、太仓、常熟、张家港、昆山、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和连云港市等地。填埋气发电。江苏省有南京水阁填埋场(1500t/d)沼气发电、南京天井洼填埋场(1000t/d)沼气发电、无锡桃花山垃圾填埋场(2000t/d)沼气发电、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1500t/d)沼气发电等。秸秆气化。江苏现已在农村推广了约60-70座秸秆气化站,每个气化站的规模为200-400立方米/小时,燃气的热值约为4000-5000kj/m3。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由于其原料具有可再生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建立了年产制备生物柴油400吨的中试基地。无锡华宏生物燃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发了新型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及生物柴油的生产设备,企业年生产生物柴油能力达到10000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之一。东南大学用创新工艺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5%,是国内此类制备技术最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石油、柴油使用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地热能。江苏省年可采地热水资源量,相当于70.2万吨标准煤,与北京市和天津市总量之和相当。南京朗诗集团运用地源热泵技术,收集地温地热用于建房,常年保持室温在20-25℃,能耗比常规空调节约三分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耗能将加大,推广地热能利用是可行的。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