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9月份的国内石油市场将产生新的里程碑:长期汽油净出口的中国将迎来净进口。 这是中国大幅度降低汽油出口后,国内两家炼油寡头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采取进口成品油“补贴”国内的做法而产生的一个现象。从目前的数字看,两家公司在9月份将进口10多万吨汽油,而国内另外一家中外合资以出口成品油为主的大连西太平洋炼油出口不足10万吨。 在油品供需上,净进口更凸显了紧平衡的局面:受9月份渔业休渔结束、农业“三秋”用油需求增加以及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国内汽油需求增长,而同时由于一些炼厂进入检修状态,减少了部分供应。 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汽油的净进口能否刺激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从国家整个炼油产业政策分析,这个月的净进口尽管是里程碑性的,但绝不是转折性的。 国内炼油能力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将持续增长。国内的油品市场也将继续以柴油的供求平衡为基准,汽油部分出口以调节国内成品油供应。 所以这个举动和国内的成品油供应格局没有太大的关系,暂时性的净进口只是局部和微量的协调,与两大公司每月将近400万吨的石油产量相比,数万吨的增减是“象征性”的。 这个举动更大程度上是“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一种表态。对于国家石油公司“宁可亏本也要保证市场供应”。在这种前提下,石油公司作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力,已经不可能在近期积极推动油价上调。 所以炼油的亏损,包括像现在的进口的亏损,已经不像是去年一样被当成问题来解决,而是当成解决其他问题的一种手段。 进一步假设,即使汽油净进口持续下去是否可以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步伐呢?其实天然气的定价也出现同样的疑问。 此前中石油计划以市场价格进口液化天然气,这个价格远远高于目前的国内价格。就单个项目而言,若要盈利,必须等待国内价格稳步上涨。 从原油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经验来看,只要进口依赖度达到一个高水平,国内价格就一定以国际价格为基准;但如果进口可以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国内的有形之手还是会发挥作用。 就中短期而言,由于液化天然气和汽柴油的净进口完全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所以四两依然不能拨千斤。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