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石化亏本进口汽油6万吨 每吨亏损近500元

中石化亏本进口汽油6万吨 每吨亏损近500元

      2007/9/13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4

中国阀门网】 成品油市场紧张态势仍在延续,而政府和石油巨头则开始着手“救市”。记者昨天从中国石化(16.12,-0.25,-1.53%)获悉,这家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已决定9月份组织进口汽油6万吨,以解国内“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昨天也宣布全面调查中小炼油企业,此举同样被视为政府欲掌握全国炼油整体情况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成品油市场供应之举。

  进口汽油每吨亏500元

  本报昨天曾报道了因秋收农忙季节到来、近海休渔期结束等因素导致国内

成品油市场再度趋紧的情况。为满足供应,中石化昨天披露拟在本月组织进口汽油资源6万吨。目前,资源接卸方案船期已经制定,卸货地点也已经确定,预计9月底进口资源将陆续到达沿海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计划外进口6万吨汽油在国内市场销售,中石化将亏损近3000万元。以6万吨进口汽油到岸价格接近6800元/吨计算,国内汽油市场目前价格只有6300元/吨,中石化每吨汽油亏损近500元。

  只为缓解汽油紧张局面

  据中石化称,7月份以来,受渔业休渔结束、农业“三秋”用油需求增加及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供应紧张,供需矛盾突出。为此,中石化从“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而上述举措就是为更好地保证成品油市场资源稳定供应,缓解汽油紧张局面,提前做好“十一”长假用油储备,故此宁可亏本也要进口。

  中石化表示,各级销售企业应密切跟踪市场变化情况,加强资源平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油品、不同牌号库存情况,做好资源统筹管理,确保资源稳定有序投放。密切关注台风等气候影响,及时调整成品油出厂安排,确保石化资源均衡到货。石化生产企业也应提高原油加工量,增加成品油产量,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出口,努力增加国内资源供应量。

  发改委调查中小炼油厂

  颇为“巧合”的是,发改委昨天也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型炼油企业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直属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以下(含500万吨)炼油企业,以及托管的地方炼油企业;中化集团、中化国际(23.72,0.80,3.49%)、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炼油企业以及所有地方炼油企业在接到通知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或系统内中小型炼油企业情况,按要求于9月20日前报到国家发改委工业司。

  发改委称,此举是为贯彻落实《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精神,及时掌握炼油企业现状及发展动向,进一步做好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和油品质量升级工作。

  调和产能过剩与市场缺口

  “无论是中石化增加进口还是发改委调查炼油企业,实质上都和近期国内成品油市场趋紧、炼油业出现异动的现状不无关联。”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专家庞昌伟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他介绍,中石化炼油能力目前已几近饱和,但市场供应仍有一定缺口,这是此次“亏本”进口成品油的背景。而另一边,中国又是全球少有的炼油产能过剩的国家,有很多小炼厂“吃不饱”,尤其是一些民营炼厂因油源所限,产能无从发挥。这在当前这种“用油高峰期”已成为制约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经过此番调查,发改委可以了解国内炼油行业的真实情况,未来或许会在资源调配上给民营油企一定空间,以提升全国市场的成品油供应能力。

  数字显示,今年8~9月份,中石化旗下石化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月均原油加工量较1~7月份增加37万吨,出口量月均减少16万吨,供国内资源量月均增加39万吨。

  “在目前情况下,政府应更多考虑如何统筹安排炼油能力,一方面让国企充当保证市场供应的主力;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让民营油企也加入到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行列中来。”庞昌伟说。

  “另外,此次调查也可能和节能减排有关。因没有效益的小炼厂常常制造污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一批没有效益的小炼厂关停并转。”庞昌伟最后说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