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就业报道服务意识探索

就业报道服务意识探索

      2007/9/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50

中国阀门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就业报道所关注对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媒体就业报道的责任越来越重。十分可喜的是,近年来,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中,有关就业的报道分量也显得越来越重,并日益引起读者特别的关注。如何在社会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下,改进就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新闻报道服务意识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

  理解政策,解读政策

  这几年,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相继出台了许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浙江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对下岗失业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等就业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内容中,许多内容都具有专业性,作为媒体在报道新政策措施时,首先应对政策有深入理解,这个理解主要包括:政策出台背景、政策适用范围、政策具体措施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读者把这些看似枯燥专业的条款解读开来,用通俗的语言把读者最想知道、最有用的政策措施告诉读者。

  今年5月,浙江省政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家庭,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通知》。笔者拿到这份《通知》时发现,从字面上看,条款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内容,但作为跑线记者,笔者发现其实这次浙江制定的帮扶政策中,有许多突破,是首次明确把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列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政策规定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实际情况,认可师傅带徒弟的就业培训方式,并同样可以得到培训补贴。因此,记者并不只是简单地以消息形式报道这一政策的出台,而是通过对政策制定专业的深入采访,将各条条款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站在当前就业困难人员的立场,梳理出他们最想知道的就业优惠政策,采写了政策解读稿件《我省首次“量身定制”就业再就业帮扶措施 20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有门》,分“凭证免费享受优惠政策”“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以示带徒'也有培训补贴”等三个部分,为读者奉上“政策大餐”。

  融入人文关怀

  媒体报道就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能让读者在新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求职者更好更快获得重新就业的机会。既然是一种面向读者的服务性报道,媒体就应在加强服务意识、提供更加细化的信息、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方面多下功夫,以体现媒体对求职者的人文关怀。从而在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注入更多的感情含量,努力贴近受众,善解人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相关新闻充满亲和力。

  过去,一些就业报道“一本正经”,以说教式的话语教育读者应该怎么样,或者是用枯燥的数据反映就业工作成就,这些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甚至引发失业者的逆反心理。新形势下的就业报道,应该更多地站在读者立场,选择他们关注的内容,采用“平易近人”的报道形式,使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浙江就业工作在全国处于前列,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摆在首位的“民生工程”。去年以来,《浙江日报》在就业工作成就报道方面就有意识地探索更“亲民”的报道方式,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注入更多感情含量。比如去年11月6日一版的“浙江民生报告”专栏刊发的《三个普通人的就业故事》,以一位再就业女工、一名山村妇女和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坎坷就业并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以积极人生态度争取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稿件刊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可见,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记者如果居高临下、端起架子说教,套话空话连篇,读者不仅难以接受,更可能产生逆反情绪。如果变训导式为引导式的宣传方式,变灌输式为启发、交流、互动式的宣传方式,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就业报道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

  促进社会就业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服务于民的重要内容,就业部门每季度都会对社会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如何在一片数字中挖掘出就业形势端倪,为求职人员分析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这需要媒体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每季度都会对全省67个市、县(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作为跑线记者要善于从铺天盖地的图表和数据中,挖掘官方统计结果背后的就业信息,传递给读者。

  比如笔者通过对一季度就业形势的分析,总结出全省11个城市最缺人的岗位,引导求职者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求职的城市。从就业形势稳定的背后,发现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矛盾,引导求职人员提高技能。并通过对就业部门的采访,提醒就业困难群众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就业。

  把握报道时机,加强互动

  新情况、新形势下,就业再就业工作服务的对象在扩大,不同的群体对求职的期望值各不相同,求职高峰时间也各不相同。比如,春节临近结束的一段时间,是农民工找工作的高峰;每年5月至7月是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集中时间。因此想加强就业报道服务效果,就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服务性报道的最佳时间。

  今年,《浙江日报》在春节假期来临之前就在一版刊发报道《农民工兄弟,节后找活请留意这些岗位》。这条稿件及时地针对农民工节后找工作难的担忧,采访了有关部门,分析预测各个城市节后最需要人手的职业和岗位。2月22日,又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进城找工作要擦亮眼睛》,提醒农民工到正规的劳动力市场找工作,提防“黑中介”,并公布维权电话。这种“未雨绸缪”的服务性报道,无疑对农民工是一种有效帮助。

  纸质媒体与网络合作互动、相辅相成,是《浙江日报》推进党报与群众交流的新机制。今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潮来临前夕,《浙江日报》与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在线联合举办3次报网互动活动,尝试以这种报道形式互相沟通信息,做好就业服务。

  在这次报网互动活动中,报社主动让面临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企业参与到报道活动中,用一种“平易近人”的形式服务应届毕业生就业,努力消除他们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次的互动报道还引起了广大网友特别是大学生的关注。在互动报道的同时,报社还通过对相关部门的采访,为应届大学生采写了到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将服务性报道做足、做到位。总之,能让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从中受益,从而有效实践媒体情系百姓、服务读者的宗旨,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应是就业报道的主要追求,也是就业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来源:中国记者)

热门关键词:阀门人才-人才快讯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