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从近期几项重大举措看我国天然气资源和市场

从近期几项重大举措看我国天然气资源和市场

      2007/9/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2

中国阀门网】9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为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于今年8月30日正式颁布实施。

    这表明,随着我国加快天然气发展步伐,国家对天然气利用加强了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规划。我国在天然气发展上首次有了明确的法规体系。

    在此之前的8月27日,中国石油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将从新疆霍尔果斯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途经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长度超过7000公里,以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而在8月31日,总长1700公里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开工,输气干线起自四川普光气田,横跨8省市到达上海,为中西部输送天然气能源。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我国有关天然气发展的动作如此密集,这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西气东输、忠武线、涩宁兰、陕京一线和二线等管道的建成投产,川气东送等工程开工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二线等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张覆盖全国、调配东西资源、协调各地发展的天然气管网正在中国大地精心铺就。

    根据我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规划建设天然气管道大约1.6万公里,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将发展到4.4万公里,达到“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天然气供应目标。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天然气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极其重要的能源保障作用。那么,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和市场能不能同步跟上这种快速的发展呢?

    “气”势待发:中国天然气正处在发展“青春期”

    建国初期,我国受“重油轻气”思想影响,对天然气勘探投入不足,产量增长也很缓慢并有起伏。1980年开始实行“油气并举”的方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呈台阶式增长。天然气产量从1990年的153亿立方米增长到2005年的500亿立方米。

    这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在他主编的《2006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的一段阐述。

    未来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将明显超过煤炭和石油。到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从1998年的2.1%增加到6%,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0%。

    因此,林柏强教授认为,我国的天然气正处在发展的“青春期”,这是一个形象而客观的评价。

    既然是“青春期”,就得有充足的资源作为发展基础,不然就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其成长发育。

    令人欣慰的是,有资料表明,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可达7万亿至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而且,世界上已开采利用和探明的远景油气资源主要赋存于海相地层,而我国目前正在开发利用及探明的远景油气资源大部分却来自陆相盆地。根据我国目前在海相领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普光整装气田来看,在拥有广阔海相领域的中国,天然气资源前景可观。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教授、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周大地近日指出:我国发现新油气资源的潜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天然气,还处于开发的初期阶段,潜力非常大。只要加大勘探投入,在我国发现新的油气资源是完全可能的,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将会有更大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近年来不断开展的多元化国际能源合作,我国天然气发展有着广泛的资源保证。

    当然,就目前而言,我们不得不正视的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的天然气储量丰度低,品质不理想,分布不均匀,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从资源角度制约着天然气的发展。因此,全方位的资源开拓是确保我国天然气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气”吞万里:中国天然气市场前景喜人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替代石油进口的重要能源品种,特别是环保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加大和受国际高油价的影响,天然气产业已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近3年来,我国的天然气行业从计划经济下的小规模、地区性的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规模、跨区域乃至跨国的发展模式转变;天然气实现了从以销定产到以产定销、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

    2004年之所以成为一个分界点,是因为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这条跨越华夏大地自西向东蜿蜒八千里的“气龙”,把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最发达地区,成功实现了资源与市场的对接,并因此而激活了整个中国天然气市场,使市场得到迅速发育。

    目前,天然气应用市场已经从3年前的培育阶段走到了今天的炙手可热的“牛市”,发展之快甚至有些令人始料未及。

    我国的天然气市场目前已经全面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有资料表明,仅目前北京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还有很大缺口;川渝地区的年需求缺口约11亿立方米左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更是喊“渴”……

    就天然气应用方面来看,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应用于居民燃气、电厂发电和城市工业、化肥生产以及少量的汽车燃料等。目前,用于化肥生产的天然气约占消费总量的42%,用于城市燃气的天然气约占15%,而发电及其他方面的天然气使用比例较低。但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将呈现一定的变化。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业内人士意识到:下游市场正在成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市场定位、价格竞争、配套衔接、监管实施都是下游市场发展的关节点。因此,社会各界要求规范和监管天然气市场、确立天然气法规的呼声接连不断,并成为近两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关注的一大热点。

    因此,此次国家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是非常及时的,对促进我国天然气的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如一根“定海神针”,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有分析表明,我国的天然气市场已经走过了启动期,目前正处在大发展时期,预计再过10年左右,我国的天然气市场将走向成熟期。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其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呢?

    “按照‘大力发展城市燃气,稳步发展工业燃料,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择优发展天然气化工,积极探索应用新领域’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下游产业结构,注重节约和深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培育和推动我国天然气下游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业内研究天然气的专家周川等人在《我国天然气市场战略定位探讨》一文中提出的这一战略定位,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同时,天然气市场开发需要系统性地投入时间、技术、资金,还有不懈的努力。为了达到天然气市场的市场化,美国用了100年,欧洲用了50年。我国要在制约条件比较多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走,还有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付出。

    面对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工业发展必将迎来阳光灿烂的明天。(中国石油报)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