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6日宣布,200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65.3%。另据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37亿元,增长57.6%,其中,电力生产业利润359亿元,增长40.8%,电力供应业利润278亿元,增长86.3%。(新华社8月27日电) 利润额一出手就是数以百亿元计,利润增幅动辄50%、60%甚至80%以上,如此漂亮的业绩账单,不能不让人艳羡、称奇,但上述辉煌灿烂的数字,当真都是“利润”——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吗? 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所谓利润,实际上是一个企业自身特殊经营能力,通过市场竞争在财务上的一种反映或回报,也即企业凭借超出其他同类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获得的超额收益。即,其产生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的过程——在当事企业,这是一个经营创造能力被肯定并不断被强化的过程;而在消费者,为企业利润埋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享受企业为其创造的超额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过程。 反观上述国企巨头,其巨额所谓“利润”,无疑并不符合以上利润生成逻辑。无论是其利润的产生,还是增长持续,均与其内在的经营创造能力无甚关系,不过是凭借排他性的市场独占地位,剥夺消费者选择权、强制后者消费埋单的结果而已,实质是一种与创造无关、仅仅进行横向财富转移(掠夺)的垄断暴利。 显然,这样的垄断暴利,看似光鲜漂亮,对社会福利的改进却毫无益处,既腐蚀了企业内在经营创新能力,豢养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惰怠蛮横习气;进一步看,也是对自由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本身的巨大威胁。(张贵峰) 在国家财政与国民并不能真正获得垄断红利的情形下,垄断行业本身却坐享其利。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畸形高工资现象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即便舆论形势如此不利,中石油今年上半年仍然调整了员工薪酬,其员工酬金成本增长了三成多,金额达54亿元。垄断国企行事的肆无忌惮,由此可见一斑。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发自内心地为国企盈利这样的新闻而快慰。但这需要一套完善的国企分红方案,更需要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对于垄断性国企施以有力制约。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