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记者王晓晖 特约记者汤成刚 多年来,中国石油本着“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理念,坚持“依靠行业主力、依托社会基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方针,倾情助力内蒙古经济发展,共享同一片蓝天,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互利共赢:蓝天白云下谱写“草原恋曲” 众所周知,在苏里格气田建设前,鄂尔多斯等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牧业及传统产业来支撑,大部分乡镇交通不便,一些牧区的老百姓连汽车都没有见过。 直至“梁外”开始扬眉吐“气”,这里的面貌才焕然一新。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境内苏里格庙地区勘探的加快,拉开了苏里格气田发现的序幕,成为我国近几年天然气勘探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特别是苏里格气田净化厂、长呼天然气管线的建设投产,为当地经济腾飞提供了新的契机,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美丽富饶的草原焕发出勃勃生机。2006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 “梁外”留住了姑娘,也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前来投资,一座座石油城在内蒙古草原拔地而起。以苏里格气田所在地陶利镇为例,以前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由于苏里格气田的建设,一时间,这里商场、酒店云集,一跃成为鄂尔多斯市“十强牧业镇”之一。毗邻的乌兰陶勒盖镇,成为自治区实施天然气大化工和新材料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这里,每个小镇都有成百上千的农牧民在为石油工人提供饮食、交通和商业服务的同时,收获着奔向小康的喜悦。 在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二连盆地,经过石油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年产上百万吨的原油生产规模,成为内蒙古石油工业的顶梁柱。在大青山脚下,被誉为“开创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工业新纪元”的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的建设、发展,让内蒙古的石化产业结构更趋完善。2006年,内蒙古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3户能源工业企业中,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位居其一,登上“全区贡献突出的工业企业排行榜”。 在中国石油的支持下,城市燃气、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以气代油等下游开发利用项目,使天然气在内蒙古全区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3%左右,许多先前污染严重的城市的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所说,中国石油在内蒙古企业的发展,为内蒙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能源工业优化升级,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清洁生产:“黑色石油承载绿色情怀” 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中国石油“锁定”绿色油田建设。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兑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承诺的积极努力。 从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的二连油田,到鄂尔多斯高原的苏里格气田,从大青山脚下的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到遍布内蒙古大地的一座座加油站,保护草原、爱护草原的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国石油员工心中。 围绕建设绿色油田的目标,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组织实施“草原保护工程”,对新钻油井实施泥浆固化、拉设草原防护栏、封堵草原路、设置环保警示牌,规范员工行为,引导员工主动、自觉地把环境保护落实和体现在行动上。截至目前,这个分公司已累计投资近亿元,先后恢复草场植被2000多亩。 脆弱的生态状况,能否经得起大型机械化施工的考验,在生态环境成为考量文明水平重要标志的今天,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经受了一次严峻的挑战。 在开发建设中,中国石油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应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在钻井施工中采用丛式井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少占草原,加强对投产井站植被的恢复,并投入专项资金坚持常年绿化美化环境;生产、生活用锅炉安装除尘设施,使排放的烟尘、废气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密闭输送工艺,防止长输管道跑油、漏油造成草原污染。 为保持油田周边的良好环境,每逢春秋时节,石油人都要在矿区周围近3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展开拉网式清理白色垃圾活动,还草原一片清洁、绿色,受到当地政府和牧民的交口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二连分公司生活污水处理排放配套设施的建成,将污水经处理后注入两个4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每到夏季,这里碧波荡漾,鸥鹭成群,成为草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分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和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服务社会:浓浓关爱凸显企业道德风范 每遇石油人,锡胡日台嘎查的巴特尔老人会拉着你的手说起中国石油的好处。去年11月,一场大雪侵袭了扎赉特旗国营农场。24日,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员工冒着严寒,踏着积雪,专程来到锡胡日台嘎查,将石油人捐助的3万元现金和665件(套)御寒物资送到农牧民手中。 这只是中国石油在内蒙古企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积极服务社会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中国石油以实际行动配合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先后对自治区的部分贫困旗县进行对口帮扶,帮助农牧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内蒙古销售公司高度重视帮扶工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项目,落实资金,将帮扶工作抓细抓实。截至目前,这个公司已出资23万元,先后为嘎查打了两眼深水井,解决了360口人、近千头牲畜的饮水问题;购买西门塔尔奶牛37头,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建立了长效机制;维修160平方米危房教室,为嘎查30多名适龄儿童解决了上学问题。每年春耕农忙时节,“送油进牧区”活动让村民足不出嘎查就能买到价格合理的柴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等企业“情系母亲水窖、助力新农村建设”、捐资助学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帮扶地区群众的生活面貌。 同时,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为中国石油在内蒙古企业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坐落在阿鲁科尔沁旗草原上的辽河油田科尔沁油田,过去附近非法土炼油盛行。3年前,阿鲁科尔沁旗综治委主动与油田签订油地共建协议,开展专项斗争,取缔非法经营炼油厂,狠狠打击了油耗子,一举改变了这里的治安状况。 开展油地共建,增强了民族团结,“石油离不开地方、地方离不开石油”的思想已经深深扎进油田职工和驻地群众心里,千里草原激荡着一个声音:美丽的草原,我们共同的家。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