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目睹伊朗石油之怪现象

目睹伊朗石油之怪现象

      2007/8/1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1

中国阀门网】现在,伊朗的核危机虽说暂时隐形,但伊朗对西方国家的威胁却一直存在。这一方面由于美国正深陷伊拉克的泥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则由于伊朗掌控期着巨大的能源财富。 
  尽管如此,伊朗仍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软肋:它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正在显示严重衰落的迹象。由于其国内能源消耗的激增,伊朗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出口。除非伊朗改变自己的政策,它主要的收入来源和地理政治力量的基础将开始走下坡路。 
  这并不是说伊朗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综述的资料数据,这个国家1370亿桶的原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而其天然气供应量则仅次于俄罗斯。然而将这些资源从地下发掘出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今年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仅有390万桶/日,比欧佩克给它的配额低了5%,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新项目推迟投产,同时熟练的技术工人也十分缺乏。与之相比,在伊斯兰革命发生之前的1974年,当时伊朗的日产量已经达到610万桶。今年9月份,石油部长Kazem Vaziri-Hamaneh 指出,如果没有新的投入,伊朗油田的产量将每年下降13%。 
  伊朗目前的危机是多年来放任自流和投资不足造成的后果。像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其它一些石油生产国一样,政府将石油工业看作是可以挤奶的母牛,榨干它所有的收入用于各种社会项目,只分配给石油工业每年3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继续投资,这个数字还不到使其产量恢复增长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 使石油工业面临更大压力的还有其鼓励滥用能源的政策。汽油价格设定在相当于每加仑35美分的水平,正是这样的价格促成了每年10%以上的消耗量增幅。整个国家对能源的渴求远远超过了其国内炼油工业的能力,因此伊朗今年将进口约50亿美元的汽油,即相当于其需求量的40%。政府正在策划一项160亿美元的炼油厂建设计划,使其炼油能力增加60%。但除非伊朗提高其燃料价格,否则修建新装置仅仅意味着消耗将继续增长而已。 
  现在,伊朗急需来自国外的新资金支持它的石油工业。不过,在最近几年中,因为对与美国之间战争风险和伊朗日渐清晰的银根紧张形势的持续不断的担忧,向伊朗投入新投资的来源已接近干涸。向海外投资者提出的项目多限于钻井活动而不是油田的运行,并且只能从其产量中获得很小一部分利润。例如,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公司 (ENI )从957年以来就一直在伊朗运作,目前的产量约为35,000桶/日,但无法有进一步的发展。 
  无休止的争论和拖延已经使伊朗一些大型石油项目大大落后于其计划进度。一个最大的优先项目是伊朗南部的Azagedan油田,本来计划最终达到26万桶/日的产量。但是在今年10月,伊朗撕毁了与日本Inpex 公司于2004年签订的合作开发该项目的价值20亿美元的合同。另外,壳牌公司位于波斯湾的价值8亿美元的Soroush/Nowrooz项目也因为费用超支和技术故障而濒于困境。而在今年1月也因为与当地一家承包商之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问题”而勾销了其南Pars项目整整3.29亿美元的坏账。 
  伊朗不仅仅在石油勘探上出了问题。步履蹒跚的谈判也使它在与邻国卡塔尔共享的巨大近海天然气田的开发中落在了卡塔尔的后面。卡塔尔已经与埃克森•美孚(XOM )和壳牌等大公司签约开发这个项目,而伊朗与道达尔和壳牌进行的谈判却进展缓慢。伊朗目前仍是天然气的净进口国,而且在2010年之前这种情形估计不会出现逆转。 
  伊朗能否破解自己的能源谜题?有些专家相信德黑兰会很快采取行动。德黑兰为石油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Atieh Bahar咨询公司主席Bijan Khajepour指出,伊朗在几乎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就曾将石油产量从1980-88年两伊战争期间的120万桶/日迅速提高到400万桶/日。他认为伊朗在今后的十年中应当有能力维持目前的产量水平。即使这样,如果伊朗不认真面对其石油工业所面对的麻烦,就会很快发现自己处在与西方同样的日益依赖进口石油的奇特的困境中。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新闻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