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科学管理谋发展和谐长吉谱新篇——长吉新线投产两周年纪实

科学管理谋发展和谐长吉谱新篇——长吉新线投产两周年纪实

      2007/8/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2

中国阀门网 8 月 5 日,长吉新线迎来投产两周年。作为管道 局唯一 的一条自主产权、自主运营的管道,长吉新线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投产以来,长吉员工完成了从打工仔到主人翁的蜕变,在管道局和东北石油管道公司的领导下,积极进取,创造了新的工作业绩。 2006 年,他们为吉化输送原油 578.2 万吨,今年上半年已输油 337.72 万吨,预计全年可输油 670 万吨。目前,长吉输油分公司的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绿色园林式站场环境优美,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公司被评为管道局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东北公司双文明单位,公司党委被东北公司评为先进党委。 

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长吉公司 按照“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管道局“安全环保基础年”和“安全月”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活动。他们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执行体系,细化安全责任,逐层签订安全生产承包书,实现了责任共担。公司成立了长春维修队,在设备维修和安全隐患整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设备出现的问题,公司及时与厂家联系,改进部分结构部件。永吉站 3 台机械密封改型后,运行平稳正常。仅此一项,就可为长吉线节约上百万元的改型费用。公司在全线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杜绝事故的发生。他们完善了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长吉公司 加强管道管理,整治管道安全隐患,确保管道平稳畅通。他们加大了管道保护宣传力度,使沿线群众了解和认识管道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管道安全,我也安全”的思想。根据打孔盗油案件的特点,他们增加了节假日期间的巡线次数,并与长春、吉林两市公安局建立良好的警企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管道安全检查,公司及时制止了 新立城林场违章植数等 违章占压行为。 

  他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在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公司车队被长春市评为 2006 年度交通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节能减 排经济 运行 

  长 吉公司 加大对节能降耗减 排方面 的管理,统一各站燃料油加油时间,完善了能耗管理办法。在保证输量的前提下,他们根据需要调整工艺流程和运行参数,合理匹配机组优化运行,最大限度地 节约油电 。他们停运了首站 1 万立方米的油罐,双阳、永吉两 站保持低罐位运行 ,控制末站翻越点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他们还通过及时清蜡、加减阻剂等方式,降低输油成本。 

  他们利用 俄油与庆油 混合凝固点低的特性,通过分析,改变两种油的进站温度,既保证了安全,又减少了能耗。他们使用 3C 燃料油添加剂,炉膛内积灰明显减少,提高了加热炉换热效率,达到了环保输油的要求。在今年 4 月份举办的燃油 3C 添加剂研讨会上,“燃料油 3C 添加剂在长吉线的应用效果”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肯定。他们还积极配合惠东公司对全线进行 SCADA 系统的检查,安装了管道检漏和防泄漏装置。通过绘制全线高程图,方便操作人员对全线监控。公司建立和完善计量系统,仅用 3 个月的时间,就使计量系统从无到有并成功投产。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共解决了 65 项在设计和安装中与管道运输相关要求不符的问题,确保了设备安装质量。公司还组织编写了《计量系统投产方案》,强化计量人员培训,全面提高计量人员的素质和化验水平,确保输差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培训基地发挥作用 

  作为管道局输油培训示范基地,长 吉公司 肩负着为全局油气储运单位培养人才的重任。为充分发挥培训实习基地的作用,长 吉公司 加快培训基地建设,统筹制订了建设方案,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改善了培训中心的教学条件。目前,培训基地已经具备可容纳 80 名学员培训的能力。 

  为提高培训质量,他们选拔了 16 名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生产副站长、高级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他们组织技术人员编印了长输管道关键技术的培训教材,内容涉及输油工艺、设备、电工、计量、仪表、管道保护 6 个专业。公司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打分,并对表现突出的学员进行表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提高培训水平,长 吉公司 努力探索培训基地自身的运行机制。他们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培训情况记录,完善培训信息的管理,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自培训基地挂牌以来,他们已开办对内对外的培训班 27 期,培训职工 541 人次。 2007 年上半年,他们为东北公司培训输油气运营服务储备人员 5 期,培训学员 116 人。 

(来源:中国油气管道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