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反就业歧视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吗?

反就业歧视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吗?

      2007/8/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3

中国阀门网】    时下,在就业问题上因身体、身份、地域、性别、学历等引起的歧视现象五花八门、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前不久三亚市人民医院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护士时,特别规定了身高不得低于158厘米的标准,这一规定把很多想当“白衣天使”的女性拒之门外。而用人单位面对人们对形形色色就业歧视的质询、义愤时振振有词的答复又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理由:在商言商,企业用人首先要考虑企业效率,反就业歧视会影响企业效率。 

    市场经济中,在商言商理所应当,用人考虑效率天经地义。但是企业追求高效率就应当就业歧视吗?如果反就业歧视,就一定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从决定企业效率的要素来考察。众所周知,决定企业效率的要素除资本、生产设施和生产能力等条件外,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这种积极性成为企业效率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自身必须具备凝聚力和亲和力。如果一个企业不用平等的眼光用人、待人,用身体、性别、籍贯等其他可能与工作毫不相干的标准限制应聘者范围时,不仅使被拒之门外的应聘者感觉到人格的歧视,也会使在职人员对自己一旦年迈、体衰或其他自身原因可能会被自己的企业歧视而忧心忡忡。企业的凝聚力、亲和力肯定要打上问号,企业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生产力低下,效率衰微罪魁祸首之一,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人格平等对效率的影响作用。 

    再者,企业高效率在经济上是为了增加效益。由于就业歧视不是对不适应工作或一定工作岗位的人员作出排斥,而是用人单位出于偏见或无知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因素如性别、身高、残疾等作为用人标准。这种非理性的歧视很容易把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拒之门外,而这类先天条件不很优越的人员不仅具备与其他人相同的聪明才智,本能上一般比其他人对高薪酬和物质条件欲望要低,而且更珍惜工作机会,对录用他们的企业感恩戴德,会以工作上最大的努力回报企业。从这一角度讲,反就业歧视能推动企业效率和效益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聘用这类人员如残疾人的企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反就业歧视还能使企业得到较大的实惠。今年上半年某报纸曾报道,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因聘用2100多名残疾人员工,仅月返税额就达466万元。 

    高效率不仅应带来企业经济的良好效益,而且还要让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反就业歧视,使那些容易受到就业歧视的弱势群体能走上工作岗位。下为百姓解难,上为国家分忧,是企业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举动,是把高效率从对单纯的“利己”与“利他”结合起来,是高效率价值观从物质性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同时,由于创造效率让人尊重,用好效率更让人尊重,反就业歧视的善举、义举也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声誉、公信力极大提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反就业歧视的企业更会被市场青睐,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反过来促进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十多年来把尽量安排残疾人就业作为招工时的一项准则,其反就业歧视的举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各行各业对该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企业效率年年增长、效益大幅度拉升就是典型例子。 

    高效率也要符合法律的规范,只有合法的高效率才能天长日久。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不惜以无偿剥夺职工休息时间、制假冒牌、甚至行贿受贿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用不法手段换来的高效率最终会导致企业自食恶果,效率也会随时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灭。就业歧视虽然与上述行为的恶劣性不能类比,但其违反法律公平正义的最高价值取向,损害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公民平等权利、劳动权利,损害被歧视对象作为人的基本尊严的事实却无容置疑。尽管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就业歧视基本上还只能受到道德层面上的谴责,法律还很难刚性制裁,但就业歧视与法律精神本质上的水火不容必然会使带着歧视眼镜的用工企业效率不能青春常在。反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越合法的效率越有生命力的铁律告诉人们:高扬反就业歧视的旗帜,企业的效率才可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源:法制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