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2007/8/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

中国阀门网

  7月6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公司1号冷水塔在爆破中轰然倒塌。该发电公司14号小火电机组正式关停。截至目前,全国今年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50万千瓦,完成全年关停1000万千瓦目标的55%。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年可节约标煤8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2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摄

    北京:

    节能监察大队发挥效力

    “您好,我是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这次来是为了对贵单位进行节能检查,请您予以配合。”这是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日前对一家大型商场进行检查时的情景。自今年6月挂牌成立以来,节能监察大队的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轨。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今年5月,市发改委发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2007年行动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监督执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了节能监察大队。目前,首批节能监察人员已根据《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工作。

    据介绍,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的职责是提供先进节能信息,对重点用能单位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监督新建项目设计、施工等全过程,并依法实施处罚或奖励。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执法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还包括北京市实施节约能源法的办法、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等。

    节能监察大队大队长黄倩告诉记者,向社会公布节能监察举报电话的第一天,节能监察大队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17个,截至目前共接到举报电话37个,其中28个是反映商场、宾馆饭店、写字楼空调温度设置过低的问题,有2个是反映宾馆饭店使用淘汰用能设备。根据举报,监察大队派出执法人员对19个被举报单位进行了现场监察,已对9家不符合室内空调温度设定要求的单位下发了“现场责令改正通知书”,其中5家违规单位已整改完成,经复查达到了标准范围之内。

    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下一阶段,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将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在全社会倡导节能意识,并进一步制定节能监察计划,以机关办公楼、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场、超市等空调使用大户为重点进行监察。同时,北京市发改委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室内空调温度设置节能监测控制标准”,为全市节能监察执法奠定基础。另外,市政府正在探索新办法加大节能力度,比如,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聘请节能公司与企业签订从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的节能改造合同,企业初期不用出资,可通过节能产生的效益来偿还改造费用。政府部门还可对这种新机制运行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引导性资金支持。

    节能监察大队还将重点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以及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入网情况等实施节能监察。冬季供热用能高峰期间,重点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与供热单位实施节能监察。

 近年来,中国石油长庆采油三厂红井子作业区利用核桃壳污水处理装置,既节约了以往开采地下水回注的成本,又减少了污水排放。该作业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345立方米,每年可节约成本50多万元。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河北:多策并举严把能耗关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02吨标煤,较去年同期下降105%,实现节能435万吨标准煤。这是该省在去年扭转“十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连年上升之后取得的又一突破。

    河北省在去年出台《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节能工作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召开了全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省政府与全省11个市政府分别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与112家国家节能重点企业逐一签订目标责任书,此后又筛选出109家高耗能企业逐一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而把GDP能耗和减排指标正式列入政府和企业领导考核体系,纳入到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之中。

    发挥产业政策效能。河北把能耗水平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河北省规定,从今年起,新批项目在核准、备案环节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把能耗关。从去年6月起,河北省即已暂停焦炉项目的备案,重点支持日产4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项目,日产2000吨以下的水泥熟料项目一律不再核准。

    发挥价格政策效能。河北积极推进实施差别电价,制定了《河北省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加价幅度。该方案规定,3年内将淘汰类生产设备用电的差别电价标准由现行的每千瓦005元调整为02元,限制类生产设备用电的差别电价由现行的002元调整为005元。实行差别电价的有77家企业,其中淘汰类60家,限制类17家,累计加价电量29亿千瓦时,加价1100多万元。

    到今年3月底,在26家实行差别电价的钢铁企业中,已有19家停产。目前,河北省发改委已会同省物价局拟定了下一批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的高耗能企业名单。

    发挥税收政策效能。目前,河北省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64家,通过落实减免税优惠政策,每年为企业减免税4亿多元,仅对去年新认定的110家企业就落实减免税1亿多元,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发挥财政政策效能。近年来,河北省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公共资金向节能减排倾斜。去年安排省级资源节约专项资金2800万元,在列入规划的62项节能降耗项目中重点支持1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列入国债计划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9项,安排国债资金6000余万元,项目总投资102亿元。62个项目实施后,可年节约标准煤2300万吨。

    文/本报记者  宋美倩

    大连:用能审核制显成效

    从去年7月开始,大连对工业投资项目立项实行能源审评制度。一年过去,效果如何?7月6日,记者在大连市经委资源处得到一组数据:去年下半年,大连共对55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合理用能情况进行了审核,有24个项目通过评估。通过评估的项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平均下降31%左右。今年上半年,又有32家企业进入用能审核程序,已有两家领到立项“准入证”。

    节能减排一直是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去年5月,市经委决定先从技术改造项目入手,进行合理用能评估试点。第一批评估的7个申报单位中,有5家企业按照评估意见整改的5个项目过关,投产后年可节能3500吨标准煤。去年7月,由市经委牵头制定的《大连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篇,凡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超过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合理用能评估。

    《办法》刚一出台,便在企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到去年11月中旬,先后有48家单位申请项目的合理用能审核。由于是新生事物,不少企业的项目尽管能耗量符合《办法》要求,却不知如何编写合理用能篇。市节能中心编制了《大连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合理用能篇编写规范》,并在市政府的节能网上发布,对企业规范编写起到了指导作用。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大连市节能中心对48家申报企业的项目逐个审核,共有25家企业按规定要求参加了评估答辩。专家们又到现场考察,有19家企业的投资项目经改进后予以通过。专家们对这19个项目从工艺改进、技术更新到设备选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使企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改造前相比下降了28%左右。在瓦房店远东轴承集团现场评估时,专家们指出该企业用于扩大产能的退火炉在被淘汰范围,而且用于清洗、保温的设备及管网也不符合节能要求。该企业接受专家建议,投资150万元,将原箱式退火炉更换为井式退火炉,同时采取了其他改进措施,项目投产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平均下降了40%左右,150万元的投资,仅用3个多月就收回来了。

    大连市对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的做法,引起了各方关注。据悉,大连市政府正总结经验,准备在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将“能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文/本报记者  李天斌

    宁夏金昱元公司:

    靠自主研发  获丰厚收益

    去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业内人士对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循环经济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

    作为全国无机碱行业的重点企业,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曾存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公司董事长蔡生保说,“我们以前每年排放的粉煤灰及炉渣达693万吨、盐泥达07万吨、电石泥干渣达到300多万吨。废渣一年就能堆满800亩地。”2002年底,公司决定上一条利用电石废渣生产水泥的生产线。

    公司总经理张新华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公司就开始自主研发利用电石废渣生产水泥的技术,他说,“搞循环利用的动力来自于环保的责任,只有自主研发成功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技术,才能使企业实现环保和效益的双赢。”

    “这些年公司培养出来的一批土专家还真管用!”金昱元公司总工程师李永红告诉记者,2003年他们搞了几个循环经济项目,将生产氯乙烯过程中含有氯化氢的废水经过大循环水、小循环水多次循环,提高酸浓度后制成副产品,售给别的企业做钻井注入剂;电池炉排出的废气经过大幅度降温,再通过废热炉产生蒸汽送到化工车间作为新热源。

    金昱元公司负责人说,在电石废渣生产水泥技术研发方面,他们曾一度犹豫,因为需要投入资金1亿元,而公司全年利润也仅1亿元,如果技术不过关,地上污染一旦转为空中污染,环保措施将前功尽弃,后果更不堪设想。

    干还是不干?公司研发人员从北京的对口科研机构了解到,在利用电石废渣生产水泥方面,国内尚无成熟技术。研发人员又去了天津等地的10多家企业,仍然没有找到适合的成熟技术。怎么办?公司决定把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材料借回来,在汇总的基础上搞自主研发。

    金昱元公司的技术人员埋头苦干了半年,终于研制成功了国内电石废渣生产水泥循环利用生产环节的顶尖技术,即把电石废渣送入特制的浓缩池,经过特殊的压滤工艺,将水和废渣分离,再经过特殊设计的回转窑,冷却后再送入发生器,其制品便可作为水泥生产的配料了。

    2004年10月,电石废渣水泥生产线投入运行。“自主创新,收益多多。”蔡生保说公司自主研发带来了3方面收益。

    第一,两年来,由于公司的工业“三废”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企业效益明显增加,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9亿元,实现利润158亿元。

    第二,如果当初公司不坚持自主研发尖端技术,随着生产密度加大,污染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技术和设备将不得不经常修补,不仅成本降不下来,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三,企业搞自主研发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过程。公司科学规划,严谨实施,积累并增加了自主研发的经验。

    文/本报记者  许  凌  通讯员  拓兆兵

    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

    细算节能账  企业效益增

    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用节能减排的实效教育职工,使一个昔日的耗能耗水大户成为了循环增效促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超过4亿元,去年以来还带动附近10多万农民实现了增收。

    今年初,格林公司准备投入1050万元更换35吨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当时有些职工想不通,认为原有锅炉每天能出50立方米炉灰,卖给砖厂可获利3000多元,而新锅炉出的是“白灰”,卖给水泥厂要“倒贴”运费1000多元。格林公司总经理林永敏给职工们算了一笔账:从成本看,原锅炉采用分层燃烧脱硫,每天要烧170吨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每吨煤要花420元;而更换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天仅烧130吨普通褐煤或煤矸石,每吨煤价才200多元,算起来新锅炉比原锅炉一年节省1200多万元。账算清了,职工们的疑虑消除了。

    格林公司还新上了深度处理中低浓度污水工程。这个投入近千万元的节能减排项目一度也引起争议:以如此大的投入进行改造,会不会影响企业效益?林永敏再次向职工解释,深度污水处理工程采用喷浆造粒等工艺,每天能回收2吨可制造肥料的干物质,同时污水中COD排量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成本可由过去每吨4元降到每吨1元。他告诉职工,企业若不超前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环境成本将逐渐加大,反而会影响企业发展和职工收入。职工们被他说服了。

    干部职工节能减排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在玉米淀粉生产中,格林公司采用了“逆流洗涤”法,在12级工序中只将清水用于最后一级淀粉洗涤工序,而玉米破碎用水、胚芽洗涤用水、精磨用水等工序一律使用“过程水”。这一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完成后,玉米淀粉生产系统用水量由原来的每年434万吨减少到3078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系统的废水排放量由原来的每年27万吨减少到135万吨。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方面,通过浓缩、喷浆造粒等工艺,每天将产出的1000多吨废水加工成120多吨有机复合肥料销售。目前,格林公司已形成“玉米淀粉深加工———谷氨酸生产———高浓度废水处理———有机复合肥料生产”的循环生产链。

    格林公司还通过节水改造工程,将年用水量由180万吨减少到72万吨,年排放废水总量由原来的1355万吨下降到284万吨。节能减排治理改造后,公司每年新增利润852万元。除此之外,循环利用蒸汽、二次循环利用冷却水降温发酵,年节省资金300多万元。

    记者在格林公司看到,现在,每个水龙头都有人管,每个阀门都有人看,每道工序都有人守,节能减排的理念已渗透到每个职工内心深处,化为自觉行动。

    文/本报记者  倪伟龄  通讯员  宋心海

    认证制度为节能减排护航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的张黎发出的每一份邮件,都带有绿蓝色的“中国节能认证”标志和纯蓝色的“中国节水认证”标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的影响力!”张黎一再强调这两个标志的重要性,“终端产品的能源使用效率(或者节水功能)指标是否达到相关能效标准的规定,都要通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布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证书和节能、节水标志来证明。”换句话说,产品是否节能、节水就是由这两个标志说了算。

    节能认证制度收效明显

    节能产品认证制度的正式运行,要追溯到1999年。

    这一年,《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正式颁布,节能产品认证工作随即展开。

    “从1999年4月开始第一个产品————家用电冰箱的节能认证发展至今,节能认证产品已涉及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办公设备、机电产品、电力设备等54个种类,节水认证产品涵盖工业、农业、城镇生活、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领域的14个种类,605家企业的10000多个产品获得了中国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证书。”中标认证中心副主任刘才丰对认证工作发展了如指掌。“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开展了不到10年,但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对消费者影响大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普及。”

    今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下发,强调要加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管理力度,推动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对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用水器具,在政府采购清单中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性采购高效节能、节水产品。此外节能产品认证还纳入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评选加分条件中。

    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99年至2005年的6年间,仅节能电冰箱产品一项就累计为全社会节约能源117亿度,节省能源费用支出达67亿元。实施节水产品认证后,每年全国节约用水量达3亿吨。

    抬升门槛拉动行业升级

    据介绍,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属于“自愿性产品性能认证”,在确定认证依据时,是针对市场上10%—20%的高端产品来确定相应的认证标准。也就是说,只有10%—20%的产品在质量、性能、节能功能、安全等方面的优秀者才能达到相应的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要求。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的目的是提升规模企业优质高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到“拉动作用”,以促进产品的整体能效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适用于该项认证制度的企业及产品数量并不大。以照明产品为例,我国照明产品的生产企业超过5000家,但能够达到节能产品认证要求的企业不足100家,并且这些企业也只有其部分产品达到相应认证要求。

    以家用电冰箱为例。

    在1999年3月实施节能产品认证之前,中国的家用电冰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型号能达到欧盟能效标识的A级(世界最优秀的家电产品能耗水平),到2001年底,达到欧盟A级能耗水平的节能认证产品占获证产品总数的2558%。很多生产企业以节能评价指标为新产品的设计标准,自主开发节能冰箱产品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使整个冰箱行业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通过实施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制度,经过认证的产品将获准使用节能、节水标志,可以将真正的高效优质产品和尚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区别开,便于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购买带有节能、节水认证标志的产品,其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带有节能、节水认证标志的产品将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防止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起到积极作用,也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生产高效优质产品。

    认证范围应进一步拓宽

    据专家测算,仅启动电机、管型荧光灯、电源适配器、洗衣机、复印机、燃气热水器等15种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10年间就可以累计节电26838亿度,节约燃气1422亿立方米,节约能源费用开支1554亿元人民币。

    “虽然我国节能认证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我国节能、节水认证工作覆盖的产品范围还很有限,产品种类也较少,加上已开展产品节能、节水认证的企业数量不多,在社会上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从而导致节能认证标识还不能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依据。”

    尽管如此,刘才丰仍对节能、节水认证工作的发展很有信心:“最近,我们和美国、澳大利亚有关机构签署了互认的实施计划。国际间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协调互认,不仅可以全面地提高各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且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标认证中心下一步的工作,不仅要促进国际间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协调互认,还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范围,认证工作将逐步扩展到工业产品和建筑产品,以及未来更为宽广的领域。”   

(来源:经济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